中国企业被针对,特斯拉拒绝建厂,印度还能

北京市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map/

印度一直都想着取代中国制造业。年时,他们就是这么干的。

当时中国刚刚爆发疫情,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印度觉得这是取代中国的绝佳机会,所以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一系列行动。

他们雄心勃勃地找了上千家美国公司,说服他们把工厂搬迁到印度,甚至愿意提供2个福建省大小的地方,作为企业用地,而且要优惠给优惠,要政策给政策,甚至连劳动法都可以考虑更改。

可以说条件非常的丰厚,目的只有一个:替代中国制造业。

然而2年时间过去了,印度趁你病要你命的做法并没有取得成功,中国成为了全球十大工业大国中唯一贸易顺差的国家,而且7月份的贸易顺差,还创下了全球历史新高,反而扩大了90%。

反观印度,在一年的时间里有超过亿美元的外资净流出,并且他们还与特斯拉闹掰了,马斯克宁愿解散团队,缴纳巨额的关税,都不愿意在印度建厂。

印度是怎么把事情搞砸的,它未来还能否取代中国制造吗?

印度工业优势

其实印度要取代中国的舆论,并非是空穴来风,甚至在很早的时候,印度工业条件是远胜中国的。

年,印度从英国的殖民中独立,比中国还早了两年,而且中国经过抗战和解放战争后,国内是一穷二白,而印度则不同,他们几乎没有经历过大型战争,连独立都是在和平中度过的,所以很自然的继承了英国留下的大部分工业基础,家底比中国厚实得多。

当时,印度的工业实力排在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位置,连日本、韩国都得仰望它。

工业基础的标志是交通和钢铁,印度刚独立时,国内的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网络非常发达,单单铁路总长度,就达到公里。

相比之下,中国铁路总长度只有公里左右,是印度的一半,至于钢铁产量则更大,差了大概有10倍之多。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当时的印度可以独立制造出汽车和船舶等高级工业品,而新中国直到成立6年后,才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独立装配出解放牌汽车。

所以有人说,中国和印度的家底相差了有十年之多。

除了工业家底外,印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待遇也比中国好很多,比如国际环境。

相比中国,印度的外部环境好得太多了,由于是英国殖民地,所以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化融入上都更快,国际社会对印度容忍度和援助力度也非常大,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印度是承接中国和欧洲的纽带之一。

虽然印度一直是不结盟国家,但是因为在中国隔壁,它又相继得到了苏联和老美两大强国的大力支持。

以苏联为例,它们在30年时间里,先后向印度援助了上百个工业项目,以及高达亿美元的低息贷款,除此之外还可以常年提供高性能的军事产品。

苏联解体后,印度又得到了欧美的支持。尤其是年以来,老美推行所谓的“印太战略”,将印度当作战略伙伴之一。

在年时,老美又把印度升级为“战略贸易授权1类”国家,这类国家是可以购买美国最先进、最敏感的产品和技术。通常只有日韩、英国等国才有的待遇,到了年,老美又拉着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组建了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在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供应链合作、新能源转型等领域展开全方面合作,目的就是要扶持印度。

相比之下,中国先是和苏联闹不愉快,然后又被纳入瓦森纳协议,只要是稍微先进的设备,一般都是不卖给我们的。

但是这还没完,三哥本身的条件也比我们好很多。

打开地图你会看到,印度国土深深地嵌入大海,它们港口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处于亚洲和欧洲工业核心地带的中间,又靠近非洲能源中心,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型工业国家都更有优势。

加上印度众多硅谷CEO的帮助,很多企业都将印度当作下一个时代的红利。

如果把工业发展当作一场牌局的话,那么比美国人口多,比中国家底厚,比欧洲位置好的印度,

几乎是开局手握王炸+四个2的天糊牌,只要脑子不傻,怎么打都不会输得太难看。

可三哥却是硬生生地将这一手好牌打烂了。

年,印度发电量只有中国的1/6;汽车产销量只有中国的1/7;造船业产能,只有中国的1/。最能衡量制造业水平的钢产量也只有1.18亿吨,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大都还是低端的粗钢,几乎所有的主要工业产品,印度都全面落后于中国。

他们的制造业GDP比重也在开倒车,年时还有17%,但是到了年时,就只剩下了13%,在全球制造业指数里,印度竟然只排在了第8名,不仅被中日韩超过,后面还有越南和印尼(口误)、新加坡,甚至连台湾省都在奋力追赶。

很多人非常奇怪,印度是如何把一手好牌给打烂的呢?

印度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的?

分析这个原因的人有很多,但是大部分人都在介绍印度的人口矛盾、种族矛盾,或者就是归功于中国人太勤劳了。

其实这些都是表象,老美也有种族矛盾,为啥他们能把制造业撑起来?欧洲也有人口问题,为啥他们制造业还是比印度好?还有印度再懒,工作量也比西方国家多吧?为啥没有和他们一样撑起整个国家的工业呢?

所以这里面一定有一个根本问题,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底层逻辑出发,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在阻止印度工业化。

这个逻辑还要从印度建国时说起,可以说当初躺得有多舒服,现在付出的代价就有多惨痛。

印度建国的指导思想,是“圣雄”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就是放弃一切暴力手段,在他看来,作为弱小的一方,暴力反抗会惹怒英国殖民,会给印度带来巨大的牺牲,所以要用人类的善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绝食、游行等等。

但是比较可笑的是,非暴力模式并没有减少牺牲。

年,在甘地发起的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有数千名群众在阿姆利则进行和平集会,却遭到了英军的镇压,死伤人,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阿姆利则惨案。

惨案爆发后,孟买等地的群众发动武装暴动,捣毁警察局,结果甘地居然认为,这些群众违反了非暴力原则,反而指责他们犯下了大错,甚至说:“这个错误就像喜马拉雅山一样大。

这就是甘地的非暴力模式,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用爱感化敌人。

此后他也多次践行这种精神,比如德国侵略英国时,日本侵略印度时,他竟然劝英国不要反抗,让人大跌眼镜。

不过这种不反抗和“卖国”没有什么区别,所以甘地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不合作”的概念,意思就是拒绝在殖民地政府工作,拒绝去英国学校读书,甚至提倡用手工制品去抵制英国商品等等,甘地自己就曾身体力行,为抵制洋布亲自手摇纺车织布。

前两条还好,但是第三条则完全违背了工业发展的规律。

总结这两条你会发现,甘地其实并不是要革命,他的理念就是指望统治者大发善心,在历史上就没有人依靠这种模式成功摆脱过阶级统治的。

所以他的斗争虽然给英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是并没有摆脱英国殖民,而且加上他本人德高望重,一度压制了真正的改革派,导致暴力反抗并没有成为主流。

如果不是二战消耗了英国的国力,印度也不会这么轻易独立。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则完全不一样,我们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可以说改革的非常彻底,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那样文质彬彬,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所以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极端的开始,一个是推倒重来,一个则是逆来顺受,但就是这个差别把印度给坑惨了。

因为英国搭建的体制,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剥削印度而建立的,所以这个制度的原则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像土地制度、联邦制度、行业工会等等各种利益豪绅集团,错综复杂。

举个例子,中国以前不是有买办、地主、乡绅和各种行业帮会是吧,印度也都有,只是形式和名字都不太一样,中国在解放后,这些封建产物基本被清理了,但是印度很多都保留了下来,而且还成为国家的强大势力,控制着各行业乃至各个联邦和人口。

工业化是需要改革的,但是改革就会动了这些人的利益,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自然就会想方设法的阻止工业化。

我们举个例子,大家会更清楚一点。

前段时间日本被印度高铁坑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吧。

原本是中国和日本同时看准印度的,后来日本用了某种手段,抢了这单生意,本意也是为了

日本的新干线打开市场,结果4年多过去了,印度连征地都没有完成。

按道理来说,一条大型的高铁路线肯定会事先规划好的,那为啥印度连征地都完不成?

其中就有旧时代的产物作祟-地主。

印度工业化阻碍-地主

由于继承了英国统治时期的土地私有制,印度大部分土地都在大地主的名下,后来虽然进行了土地改革,但是改革的很不彻底。

年土改结束之后,因为49%的土地依然被10%的人掌握,而靠后的58%的人,却只有13%的土地,其余的就被中间32%的人占有。

所以印度要建高铁,就需要这些地主乡绅同意,结果仅仅征收到30%的时候,项目就被卡住了,

这些土地是地主的命根子,你要征收他们的土地,那还不得天价才行,如果不给,那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地头蛇。

别不信,他们还真能办到。

因为印度还继承了英国管理国家的另外一个优良传统:分而自治,简单来说,英国的人少,所以他们自己根本管不过来这么多的印度人,所以就让各个联邦自己管理,而各个联邦里面也还是依靠乡绅地主来管理。

这些土地主可以鼓动佃农对抗征地,还能操纵佃户手里的选票,所以各个联邦都不愿意得罪这些地主。

而且他们还融合了现代工会的思维,在全国组建了数百个农民组织,以及管理这些组织的全国斗争协调委员会,AIKSCC,为了方便观看,以下我简称农斗协。

你说一个外企怎么可能干得过这些有组织的地头蛇呢,对于他们来说,掌控土地和农民,就相当于一手握着钞票、一手握着权力。

所以小本子才会遭殃,他们虽然嘴上喊着不亏,但是心里早就MMP了。

同样的,受伤的不止是日本,只要哪家跨国企业想来造厂,就要面临他们的高额敲诈,对他们来说工业化,不但会侵占土地,还会让人口流向工厂,没有人口和土地,他们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你说他们会给你好脸色吗?

当然不会,而且还会想方设法的阻挠你。

印度交通发展进展缓慢

然后再说说工业化的另外一个要素:交通,上面说了,印度拥有世界级的港口,对吧?

但是印度至今还有30%的海运,需要借助其他国家的海运枢纽,离谱的是,其中包括与他们只有一海之隔的斯里兰卡港口。

通常大型货船是在科伦坡港进行中转,然后由印度码头工人用小型货船,一点点转运到印度的本土港口,再由码头工人一点点搬到港口上,然后再分发到其他地方去,这期间用到的机械化非常少,更不用说什么信息化和无人化了。

可以说斯里兰卡港口的70%货物,都和印度有关系。

你可能会问,印度有港口为啥不用,转运不是多此一举吗?

没错就是要多此一举,而且这就是他们想要的,但不是政府,而是印度大量的码头工人

一个停靠不了大轮船的港口,一个没有大量机械化的港口,才需要大量的工人,一个无人化的码头再好,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这波操作把中国的企业们看的是一愣一愣的,心里又觉得浪费,就瞅准机会,大手笔投资了斯里兰卡港口,结果就是三赢局面:中国取得了回报、印度工人有了岗位,斯里兰卡得到发展。

但是唯独印度港口失去了竞争力,甚至影响到整个工业,现实就是这么魔幻。

外企为何在印度无法发展起来?

除了土地和交通外,外企在印度,还将面临各个行业利益集团的冲突,这些行业工业化程度低、效率低下,就是靠大量的人力来维持,但是他们根深蒂固,既能掌控选票,又能掌握行业的利益。

所以各党派还必须出面维护他们的利益,不然轻则丢失选票,重则社会动荡,印度的土地改革为何一直失败,就是每次改革都会诞生大量的抗议。

比如前段时间,马斯克不是和印度闹掰了吗?

原因就是印度要保护国内的汽车产业,他们对进口车征收了特别高的关税,对内,他们设置各种关税,针对不同的车型,收税都不同。

总之一通操作下来,把老美的通用、福特都给搞得破产了。

但是保护了这么久,印度最牛批的车企在全世界也只排在17名,你说这背后没有利益集团谁信?

所以马斯克坚决不同意在印度建厂,宁愿从中国进口,也不愿意轻易尝试。

其实在这一方面,中国有不少企业也是看走了眼。

自从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后,有数百家企业看上印度这个大市场,认为只要将我们的模式搬过去,就是再蠢的人也能带得动。

结果几年之后,很多企业都灰溜溜地走了。

以小米为例,为了印度市场,小米大搞廉价机型,甚至跑到他们那去建厂,辛辛苦苦几年,才挣几十万利润,结果人家一个调查下来,说你违法了,不仅被罚了几亿元,还被扣罚了几十亿的资产,被国人嘲笑的半死。

说实话,小米的这波投资,把面子和里子都丢了。

但是中国还不是最惨的,早在我们之前,就有西方企业一个接着一个的栽跟斗,只是我们的企业不信邪,或者说,是相信他们能替代中国制造业的雄心。用网友的梗来说,就是:钱进来没问题,但是一分钱也别想出去。

所以说: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印度为何赶不上中国

印度工业看似优势满满,但是在非暴力独立时,就注定改革不彻底,导致各种利益错综复杂,想要再次改革非常的困难。

这种至上而下的制约,让印度的工业一直无法突破屏障,连印度的人才也只能选择出国谋生。

根据调查,硅谷约有三分之一的工程师,都来自印度。可以说,是印度的科技人才,支撑起了美国硅谷的各家科技巨头。

很多国人非常羡慕印度CEO团体,说中国人管理企业不如印度,还说硅谷都得看印度脸色,其实在我看来是非常可笑的,硅谷的印度CEO多,那只能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印度国内根本没有吸引人才的能力。

毕竟真正有才华,有追求的民族,是不会给别人打工的。

这才是印度追赶不上中国的原因,反观中国,我们的确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但是通过斗争,我们实现了涅槃重生。

同样是用地问题,中国进行了最坚决,最彻底的土地改革,不仅奠定了土地国有制的基础,更是彻底消灭了地主阶级,解放了生产力。

同样是交通问题,中国建成世界最大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网,港口不仅要建无人化,还要建成世界上效率领先的智能化港口。

同样是营商环境,中国不断的改革开放,在国内企业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就解散(口误)大量的国企,宣布加入WTO,甚至顶着“中国崩溃论”“中产陷阱”,也要一步步改革,一步步开放环境。

那段时间,我们是忍着剧痛在前行的,

在引进外资之后,我们不仅没有崩溃,工业化反而大步前进,也学到了最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

在年时,我们为特斯拉大开绿灯,不仅以市场价格一成的超低价,出让了86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而且还提供了40亿元的低息贷款,甚至所有审批都在超短时间内完成的。

当工厂建成那刻,连马斯克都在为中国欢呼。

当时有很多人不太理解,认为我们引了进一头鲨鱼,也有说我们跪舔外资,其实在马斯克的背后,是整个世界的工业期待,很多人在看中国制造业到底会不会被取代。

而中国与特斯拉的结合,正好给全球制造业打造了一个最佳的模板,中国依然是最完美的那个人。

事实也证明我们是对的,引进了特斯拉这条“大鲶鱼”,我们新能源汽车立马有了活力,牛鬼蛇神全都没了。

年疫情时,老美提出“制造业回流”,越南趁机吸引投资,印度则提出印度模式,希望用:印度制造替代中国制造,印度资本替代中国资本,印度+西方市场,替代中国+西方市场,三个替代来展现印度的雄心。

结果中国制造业不仅没有被取代,反而越做越大。

印度想要超越中国,唯一的可能,就是向中国学习,自我革命,然而他们做的到吗?答案大家来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48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