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超导技术被突破或许只是昙花一现

美国当地时间3月7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RangaDias及其团队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材料,名为三元镥氮氢体系(ternarylutetium-nitrogenhydrogensystem),实现了常温超导。

据美国Sciencenews报道,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RangaDias及相关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在温室和相对低压的状态下都能工作的超导体。这种超导体能够在相对普通的环境条件下运行,如果该技术能够商业化落地,那么将预示着人类进入高效机器(high-efficiencymachines)、超灵敏仪器(supersensitiveinstrumentation)和革命性电子技术的新时代。

据了解,超导体是一种比常规导体更为优越的无损耗导电材料。现有的超导材料大都需要在极低温下才能工作,这大大限制了它们的大规模应用。

因此,找到一种室温超导材料,是全世界物理学家长久以来的梦想。如果人类最终研发出了对环境要求不那么苛刻的超导材料,那将在能源传输、医疗、科研方面显著突破。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成果仍面临着诸多质疑,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去年10月,RangaDias研究团队曾在《自然》杂志上曾发表论文称,在15摄氏度时发现碳、硫和氢化合物的超导性。最终该论文因数据处理不合规被《自然》杂志撤稿。

目前,《自然》杂志的编辑们不顾RangaDias及其合著者的反对,撤回了本篇论文,理由是研究人员数据处理中存在违规行为,其学术可靠性受到编辑的质疑。

与此同时,此次常温超导也引来学术界的质疑。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物理学家MikhailEremets表示,研究成果能够转化成价值最重要的因素在于该实验是否能够被反复验证并实现,但目前看,RangaDias的研究成果很难被重复实验。

除此之外,佛罗里达大学的物理学家JamesHamlin、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JorgeHirsch也认为,如果此次研究被证实有效,将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革命性影响,但是基于RangaDias的研究团队对于学术缺乏严谨性,此次的研究成果或许并不乐观。

公开资料显示,RangaDias先后毕业于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大学以及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现任罗彻斯特大学机械工程与物理的助教。他的团队过去四年来在超导材料上的不断尝试,也意味着此次进入公众视野的突破本质上仍是渐进性的科研创新,距技术商业化落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3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