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边聚焦茶叶标准化系列报道之中国乌

原标题:茶叶标准化系列报道之⑨中国乌龙茶标准化工作十年(乌龙茶国际标准化研究工作进程)目录一、中国乌龙茶概况二、国内标准化工作(一)国内乌龙茶标准制定1.制定乌龙茶国家标准2.制定乌龙茶行业标准3.制定乌龙茶地方标准(二)乌龙茶标准化相关组织1.全国茶叶标准化委员会乌龙茶工作组2.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乌龙茶国际标准化研究工作进程(一)乌龙茶国际标准的预研及立项阶段(二)乌龙茶国际标准的研制推进情况一、中国乌龙茶概况乌龙茶,亦称青茶,属半发酵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茶鲜叶经过杀青、萎凋、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制成。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芳香,具有独特的自然花香,醇厚爽口的滋味,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目前我国乌龙茶有福建(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三大主产区。年,全国干毛茶产量为.6万吨,乌龙茶产量为27.12万吨,占茶叶总产量10.4%。二、国内标准化工作(一)国内乌龙茶标准制定1.制定乌龙茶国家标准:制定的12项乌龙茶国家标准如下:GB/T.1-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2-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GB/T.3-乌龙茶第3部分:黄金桂GB/T.4-乌龙茶第4部分:水仙GB/T.5-乌龙茶第5部分:肉桂GB/T.6-乌龙茶第6部分:单丛GB/T.7-乌龙茶第7部分:佛手GB/T-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GB/T-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GB/T-地理标志产品安溪铁观音GB/T-地理标志产品永春佛手GB/T-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乌龙茶部分2.制定乌龙茶行业标准制定2项乌龙茶行业标准如下:GH/T-诏安八仙茶GH/-漳平水仙茶3.制定乌龙茶地方标准制定6项乌龙茶地方标准如下:DB35/T-地理标志产品福建乌龙茶DB44/T-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枞)茶DB52/T-贵州青茶(乌龙茶)DB52/-凤冈锌硒乌龙茶DB42/T-湖北乌龙茶DB44/T-地理标志产品西岩乌龙茶(二)乌龙茶标准化相关组织1.全国茶叶标准化委员会乌龙茶工作组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乌龙茶工作组(SAC/TC/WG2)于年6月23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成立。乌龙茶工作组由13名成员组成。2.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10月23日,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20)在福州成立。该委员会成立后,主要负责乌龙茶、红茶、白茶、花茶、绿茶等产品、种植加工、栽培以及茶机械、茶文化等领域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对口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图/福建农林大学三、乌龙茶国际标准化研究工作进程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乌龙茶是特有的茶叶品类,也是具有资源基础优势和传统文化特色的一类茶叶,在出口茶类中具有重要地位。乌龙茶的出口现已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地区,但在国际贸易中也常常受到进口国设置的技术贸易壁垒而使得乌龙茶出口受到抑制,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缺乏乌龙茶相关国际标准,导致国际茶叶市场乌龙茶产品品类秩序不够规范,影响乌龙茶及相关制品的出口贸易,也不利于国际市场对乌龙茶的科学认知。因此,制定乌龙茶国际标准,一方面通过乌龙茶国际标准研究,可以提升乌龙茶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可有效提升乌龙茶国际贸易与交流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引导国际对乌龙茶这一特色茶类的认知和消费,提升其国际地位;同时还有利于克服乌龙茶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证乌龙茶的国际国际贸易的公平性与规范性。(一)乌龙茶国际标准的预研及立项阶段国际标准《乌龙茶定义与基本要求》制定研究工作于年启动,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在福建省技术监督局推荐下,经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复为乌龙茶国际标准的起草单位。标准起草小组于年向ISO/TC34/SC8(国际标准化组织农业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提交了乌龙茶国际标准的预案,并于年在斯里兰卡举行的第24次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上获得预备项目立项。经历了7年的研究后,乌龙茶国际标准项目于年在日本举行的第25次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上获得ISO/TC34/SC8的正式立项并成立国际标准乌龙茶工作组ISO/TC34/SC8/WG7,召集人为孙威江教授。年6月2日-4日,ISO/TC34/SC8第25次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在日本召开,(二)乌龙茶国际标准的研制推进情况基于-年期间采集的约份乌龙茶样品的数据检测分析结果以及相关调研成果,国际标准乌龙茶工作组研制完成标准的CD稿草案并于年提交草案进入了CD稿投票阶段,投票后工作组收集有关专家建议,对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年以来工作组新增征集了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收集乌龙茶近份各国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从中筛选出28份样品在中国、德国和英国三国开展了国际环试实验,并将新的研究成果写入标准CD稿中,完成了标准的CD第二稿修改草案。在乌龙茶国际标准研制期间,工作组加强与工作组其他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并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组织召开了国际标准乌龙茶工作组工作研讨会,总结标准已有工作成果、经验和不足之处,深入探讨分析了专家们提出的新建议,征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乌龙茶国际样品并进行研究,并联系国外有关实验室参与样品的国际环试试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标准内容和数据。在国际标准《乌龙茶定义与基本要求》制定过程中,广泛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样品、加强与委员会成员国专家代表的沟通协商、保障数据检测分析的科学性等工作内容十分重要,基于这些工作提出的各国均认可的乌龙茶定义、工艺和基本要求,将推进乌龙茶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文/孙威江,陈志丹,商虎)作者简介:孙威江,福建农林大学教授;陈志丹,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商虎,福建农林大学农艺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79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