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考古人开展境外考古,发掘海上丝绸之路
无论是东晋高僧法显,还是南下西洋的郑和,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都是他们旅途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来自中国各个年代的瓷器屡屡出土。12月20日,斯里兰卡曼泰遗址,与当地考古队员一起,来自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的考古队伍正在开展发掘前期工作,这也是中国学者首次对曼泰遗址开展考古工作。
↑行前会议
黑石号沉船始发哪里?11到12世纪是否为中国陶瓷外销的低谷期?带着这些历史谜团,在此次联合考古项目中,中方考古队员将针对港口遗址出土的中国陶瓷进行重点研究,这也会对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路线和贸易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南丝绸之路上的成都来说,在这一地区的考古工作,将使得巴蜀地区与环印度洋区域的文化交流历史更为清晰。
↑行前会议
海上驿站,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
尽管远在三千多公里之外,南丝绸之路上的成都与斯里兰卡依旧存在千丝万缕联系,近年来,成都古蜀船棺出土的玻璃珠,就极具南亚风情,西南地区与印度洋的贸易一直没断。在斯里兰卡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中,也不断出土了中国瓷器等遗存。
12月18日,一支四川的考古队伍远赴斯里兰卡,接下来的考古发掘将还原出古代巴蜀乃至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脉络。“我们考古系今后的对外发掘也将专注南亚和东南亚。”在出国前的一次会议中,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介绍说,此次联合考古是四川大学考古系首次独立参与国际考古合作,弥补此前境外考古的不足。
↑开展发掘前期分析
此次发掘的曼泰遗址项目位于斯里兰卡西北角,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港口,根据以往诸多文献介绍,来往于印度洋西岸之间的船只,经过马纳尔海峡通行,到达曼泰港,可在亚当之桥更换为小船,进行贸易。
因为季风的原因,向东航行的船只在去孟加拉湾之前,也会在曼泰港等待合适的风力,同样,从曼泰向西航行的船只也会在西南季风期间停留在那。大量的交易活动在港口发生,往来船只会在那里补充淡水、食物、原木等物产,珍珠、宝石、玳瑁、象牙、肉桂、胡椒等则是当时主要的贸易品。
建立年代序列,摸清遗址的布局和规模
根据历史资料表明,斯里兰卡早在公元前2.8万年就有人类居住,到了公元年之后,又历经了葡萄牙和英国的殖民。不过,早在11世纪,由于南印度人入侵,曼泰港口就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繁荣。
据四川大学考古系相关负责人透露,从年到年,曼泰遗址经过了七次发掘,但遗址的年代序列还没有真正建立,遗址布局和规模也尚不清楚。这也是此次考古将要解决的主要学术问题。
↑开展发掘前期分析
据了解,斯里兰卡的港口众多,往来贸易频繁,虽然公元前多年还处于狩猎、采集时代,没有陶器出现,但在后期直接出现了铁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联合考古中也将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对出土的中国陶瓷进行整理、分类、摄影,对斯里兰卡出土中国陶瓷的其他地点尽可能搜集,与曼泰对比,甚至会对东南亚和南亚、波斯湾沿岸、西亚北非一些其他著名的遗址出土的中国陶瓷进行对比研究。
在第一阶段的考古结束后,植物考古和佛教考古也会在后续加入进来。
发掘中国瓷器,寻找古代中国与世界贸易的蛛丝马迹
对于中方的考古者来说,遗址区的中国遗存将成为研究重点,也将为斯里兰卡方面解决此前考古研究中的疑点。“遗址区中国陶瓷还要进行重新评估,断代及产地研究有深入空间,如北方白瓷的窑口区分、11世纪及之后的陶瓷认定工作。”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范佳楠介绍说,虽然遗址区以伊斯兰陶、珠子、象牙制品、玻璃器等为主,中国陶瓷比例少,但还有很多研究的价值。
根据前期资料表明,当地出土中国陶瓷以长沙窑、广东青瓷、越窑、白瓷等为主,但11世纪之后的陶瓷信息还不清楚。此外,不同遗址出土的中国陶瓷在年代组合上不同,这也反映出了斯里兰卡各个港口的兴衰和陶瓷在印度洋贸易中地位的变化。
↑开展发掘前期分析
范佳楠表示,如果将斯里兰卡出土的中国陶瓷通盘研究,还能解决此前一些考古疑团。例如对曼泰遗址出土的中国陶瓷东南亚、南亚、环印度洋的遗址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里的中国陶瓷对比,可以破译更多信息。
上世纪90年代,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发现的“黑石号”沉船轰动一时,这艘阿拉伯式的单桅缝合帆船始于印尼巨港还是扬州?到了11到12世纪,中国陶瓷外销的是否迎来了低谷期?通过对比不同遗址区陶瓷组合,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据考古专家介绍,整个联合考古将发挥中方瓷器研究优势,结合城市考古的经验,重估以前发掘的研究成果,还原出曼泰遗址的聚落布局和兴废,为印度洋贸易与东亚世界贸易往来,拓展南方地区汉唐考古遗存的再认识及中国古代帝国与外部世界的交互提供考古实证。
红星新闻记者宦小淮摄影报道
编辑杨渝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