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伙婚村落一半家庭都是一妻多
“一夫多妻制”,在中国实行了数千年,直到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后,这种堪称“陋习”的婚姻制度才逐渐消失。
绝大部分人只知晓一位男性可以娶多位妻子,却不知道中国有一个村子实行“一妻多夫制”,女性可以拥有两个或者三个丈夫,这个村子在地图上几乎找不到。
迄今为止,“一妻多夫制”在此地仍未彻底消失。或许很多人难以想象,一妻多夫的生活是什么样,他们之间会不会有矛盾。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我国最后一个实行“一妻多夫”的村子——俄亚大村。
神秘的俄亚大村
在云南四川两省的丽江、木里、中甸、稻城、宁蒗5个县的交界处,有一个被金沙江、龙打河、无量河以及重重高山包围的地方,这里便是俄亚大村的所在地,被人们称为“鸡鸣两省五县”。
云南和四川的省地图上,找不到俄亚大村,但它的确存在。
相传很久以前,俄亚大村本来荒无人烟,没有人居住,只有茂密的森林和各种各样的野兽。
十四世纪末,有一个叫瓦赫嘎加的人,他是丽江木氏土司的管家。那段时间,木氏土司的势力很大,其管家的地位自然很高。
每年,瓦赫嘎加会在俄亚待数十天,目的是打猎。为了蹲守猎物,他经常在苏打河岸山崖上搭建一个简易的棚子,吃住都在这里。
一天,看着周围比较肥沃的土地,他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念头:在这里撒下种子,可能会有庄稼长出来。
有了想法之后,瓦赫嘎加立即行动。他淘米做饭时,恰好米中有几粒谷子,于是他把谷子撒在周围的泉水边,看它们是否能发芽、生长、结谷穗。
没想到,等他秋天再来泉水边时,看见了几株结满了谷穗的水稻。
瓦赫嘎加非常激动,心里想着:既然此处能长庄稼,可不能浪费了这块宝地,得让人来开辟。
瓦赫嘎加回到丽江,迁移了一部分当地人到俄亚地区定居。丽江的纳西族人来到俄亚大村,带来了种植技术和先进的文化。
从那以后,纳西族人在俄亚繁衍生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一直到现在。
几百年来,俄亚大村与世隔绝,几乎没有外来人。村子非常宁静,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自然风光更是令人流连忘返。
蓝天白云,清澈的河流与瀑布、森林、雪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俄亚大村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平均海拔超过了米。
所以,温差很大,土壤、植物、气候也有差异,一座山可能有四个季节。
特殊的生活习惯
俄亚大村保留了很多纳西族人的习俗,在村子里可以看到用石头垒砌而成的房子连在一起,是世界罕见的“蜂巢状”建筑。
几十户、几百户依山而建,每家每户都是三层。第一层用来圈养牲畜,第二层供村民们居住,第三层通常是粮仓。
最高层会和另一户人家连在一起,房屋之间有村民、牲畜通行的小路。房屋鳞次栉比,彼此相通相连,看上去十分壮观。
山的对面,是俄亚大村人耕种的农田和土地,两者之间隔了一条大河。村子所在的那座山,河堤用石头垒得很高,以防外人进来。要想进村,必须过桥。
之前,桥是用木板制成的。如果有人入侵,方便村民们及时砍掉或者烧掉桥,这样入侵者就无法进入村子里。
后来,木桥换成了窄窄的石桥,小车无法驶入,只能步行进村。
俄亚大村人去耕地,最近也要走半个小时,远的要走半天。一来一回,需要花很长时间。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想了一个办法。
他们在耕地周围修建房子,农忙时就住在这里,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忙时,他们再回河对面的房子里居住。
随着俄亚大村的人口越来越多,原先建的房子面积有限,又无法扩建,村民们就把耕地周围的房子修成三层小楼。
同样最底层用来喂牛、马等牲畜,中间的住人,顶层存放粮食。
由于俄亚大村地理位置特殊,虽说距离木里县城只有多公里,但村民们去县城需要8天时间,回来也要花8天。一来一去,半个月过去了。
因此,绝大部分人一辈子没有去过县城,去得最远的地方是隔壁村子。
再加上周围都是大山,山势陡峭,道路崎岖,他们生活相当闭塞。
根据日出以及日落计算日子,不像外界一样今天是多少号,明天是多少号。
马帮,是当地人与外界交流的唯一途径。他们生活所需的东西由马帮负责购买,然后运送回村里。而他们要卖的农作物、牲口,也是依靠马帮运送出去卖钱。
马和骡子,是当地必不可少的东西。家里马和骡子的数量,是一家人财富的象征,它们数量越多,家里越有钱。
俄亚大村人的主食是牛肉和羊肉、青稞面是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一年到头,他们的餐盘中很难见到蔬菜。
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早茶,一般来说,他们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煮茶,弄好后分给一家人喝。
吃东西之前,俄亚大村人会先在灶台周边放置一些碎的食物,用来祭神,表达对神的感谢和敬意。没有冰箱的年代,他们便把各种食物腌制起来风干,放在库房。
比如当地有一种叫“猪膘肉”的特色食物,人们杀猪后去除猪毛、猪内脏和骨头,在猪肚子里撒盐和花椒腌制,再缝合起来保存。
这种保存方式,据说肉放十多年不会坏,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
每当有重要客人来,他们就会拿猪膘肉出来招待对方,以此表达对对方的重视。
当地人非常淳朴、善良、热情,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他们到对面山上干活时,从来不会锁门。
他们不担心家里的东西丢失,因为村里人不会行窃,也相信村外的人跟他们一样善良。
外人到村里后,可以随意在任何一家坐坐,弄点儿水喝和吃的。要是碰到主人在家,他们会热情地招待,拿出黄酒和糌粑给客人吃。
外人来访,他们不会觉得被打扰了,反而会很感动,感谢有人到他家做客。
除了生活方式比较特殊之外,俄亚大村最奇特的是婚俗习惯。
流行了几百年的奇特婚姻制度
中国历史上,“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世界上仍有不少国家存在“一夫多妻”,尤其是伊斯兰教国家,例如卡塔尔、伊拉克等国家是一位男子拥有多位妻子。
“一夫多妻”对应的是“一妻多夫”,实行“一妻多夫”制度的国家或地区比较少。
与我国接壤的尼泊尔,以及斯里兰卡中部山区、少数非洲原始部落的女性,有两个或者三个丈夫。
纳西族既有“一夫多妻”,也有“一妻多夫”。
但俄亚大村的纳西族人,只有“一妻多夫”,在当地被称为“伙婚”。简单来说,就是一起搭伙过日子。
俄亚大村的土地相对比较贫瘠,人们生存的环境艰苦且恶劣,生产力有限,没有办法养活大多数家庭成员。如果把劳动力和家产分出去,一家人的生活就会更加艰难。
中国有句俗语:干活要人多,为避免劳动力和家产分出去,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多个男人搭伙过日子,一起养活一个家庭。
当地之前也是父母包办婚姻,他们认为两个或者三个男人娶一个女人回来,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个女人,从而保护整个家庭。
家里遇到了什么事情,几个男人一起出面解决。在他们的思想中,只有大家庭才能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有的丈夫负责在外跑马帮,有的负责在家里干农活,各司其职,一家人的收入因此增加。
如此一来,家产与劳动力都不用分出去,还解决了传宗接代问题,一举多得。于是,“伙婚”诞生了。
俄亚大村的伙婚,必须是同姓的亲兄弟才能娶同一个女子为妻。当然,妻子是家族中地位最高的人,大事小事儿基本上都是由她说了算。因此,俄亚大村的女性比男性地位高。
如果男子和一位姑娘相互看对眼后,每天晚上男子会来到他心爱之人的闺房前“走婚”,天亮前离开,回到自己家。
否则被女方家人看见,就是对女方的不尊重。等女方怀孕了,两家人开始商量他们的婚事。
在俄亚大村,结婚没有彩礼一说。不过,他们会找“东巴”看一个吉日。东巴是村子里最德高望重的人,意为“智者”,祭祀、婚丧嫁娶、婴儿取名等事情都是由他负责。
当村民们找到东巴后,他会拿出传承了百年的古书,翻看上面的象形文字,当地人称之为“斯交鲁文”。
据了解,东巴文的起源可能比甲骨文要早,是人类文字的“活化石”。东巴看好了吉日,男女双方家里开始筹备结婚的事情。
俄亚大村的人婚礼很简单,没有长长的接亲和送亲队伍,一般只有三个人。
“歌手”走在最前面,负责在婚礼过程中用歌声表达对新人的祝福;中间是与新人属相相符的人,他能给新人带来好运;最后是新郎或者新娘的父亲。
亲朋好友的贺礼很少出现现金,大多是送自己织的麻布。而麻布是做他们服装的主要原材料,他们认为送麻布更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和祝福。
结婚的第二天,新人就恢复正常生活,该干活干活,该跑马帮跑马帮,没有蜜月。
未接触外面社会之前,俄亚大村的女性至少有两个丈夫。年加在2岁那年嫁给了两兄弟,三人一起生活,她生了三个儿子。
一个丈夫在外跑马帮赚钱养家,另一个在家里干农活。年加生下来的孩子,他们视如己出,孩子管他们叫“大爸爸”、“二爸爸”。兄弟俩一起养活年加,以及三个孩子。
虽然伙婚家庭,丈夫和妻子都有各自的卧室,年加可以去任意一个丈夫的房间,而丈夫不能进她的房间,两个丈夫不介意对方的存在。
但生活在一起还是会有矛盾出现,所以跑马帮的那个丈夫回来之后,有时候另外一个丈夫就到山对面庄稼地里的房子居住。
对于伙婚,年加并不排斥,相反很开心,她说:“两个老公的感觉很好,对我来说感觉好一点儿。一个在家里做家务,一个在地里干活,放牲口,挺轻松,分工做一些事情就轻松了。”
年加嫁过来之前,夫家很穷,缺少劳动力。她生了三个儿子后,家里的劳动力增加了,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好了不少。
这就是她不排斥伙婚最大的原因之一,或许当地有不少女性跟她的想法一样。
有的女性,则有三个丈夫。次玲是俄亚大村人,她的母亲嫁给了三兄弟,也就是说她有三个父亲。在她的记忆中,三位父亲和母亲住不同的房间里,不会住在一起,当地伙婚家庭都是如此。
从小,他们对她以及弟弟妹妹们很好,不存在偏心和偏爱。母亲在家里的地位很高,父亲们有什么矛盾,母亲会出面解决。若有谁不服母亲的裁决,她有权力将那人从家里赶出去。
次玲说村子里一百多户人家,其中有七八十户人家是伙婚家庭。由此可见,俄亚大村人伙婚的比例有多高。
可能因为当地人单纯,再加上他们已经习惯了,即便实行“一妻多夫”的伙婚制度,大家生活在一起也没有那么多矛盾。一家人为了富裕这一共同目标,团结一心劲儿往一处使,努力改善生活条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年俄亚公里修通,俄亚大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到木里县需要八天,通了公路之后只要8小时。
去城里的时间大大缩短,年轻人开始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接触新的思想。
摩托车、电视等现代化产品逐渐出现在俄亚大村,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也慢慢接受了新鲜事物,马和骡子仍然是当地人非常重要的运输物资工具。
更为重要的是,伙婚、一妻多夫家庭有所减少。次玲的哥哥,就是遵从合法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年加的小儿子,以上门女婿的身份“嫁给了”离家不远的女方家里。
生活习惯、习俗有了变化,但俄亚大村的风景没有变,没有商业化的东西出现在村子里。年3月初,俄亚大村入选“四川最美古村落”名单。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俄亚大村去看一看,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妻多夫”、伙婚终会彻底消失在俄亚大村。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单位联系/投稿邮箱:service
shxyo.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