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这座小岛被称为中国的斯里兰卡,居住着

郑华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1/5448270.html
京族,是我国唯一的一个海洋民族。京族早在百越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他们世代靠海吃海,以海洋为生。多年前的明朝初年,他们追踪鱼群来到了广西防城港,起初,只是同姓迁徙,慢慢的又迁来了更多的姓氏,目前,在防城港东兴市三岛的京族人已经达到了两万多人。东兴市的巫头岛、万尾岛、山心岛被称为京族三岛,曾经只是海水冲积而成的沙岛,只在海水退潮之后才能与大陆相接,京族人迁徙得越来越多之后,便进行了围海造田,如今,从陆地上便可以直接来到三岛。起初,他们只是在岛上建造一些茅草小屋,过着艰苦的海洋生活,后来,随着日子逐渐变好,房屋也跟着变得越来越豪华,从早期的草木棚寮屋、高脚棚寮屋到栏棚屋、石条瓦房再到如今的现代化楼房和别墅,短短的几百年,京族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京族人一开始被人称为“安南人”后来被叫为“越族”,因为觉得“越族”不太好听,不足以表达他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性,年广西自治区成立后,改“越族”为“京族”,并一直延续至今。只有一根弦的独弦琴是京族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标志之一,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乐器,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弹奏音乐时完全依靠一条琴弦和一个摇杆,通过“弹、挑、揉、推、拉”等多种手法来实现。由独弦琴弹奏出来的音调与京族人说话的语调非常相像,曾经只以父子相传,只要外传则必遭杀身之祸。现在只要想学,便都可以学习,没有任何门槛。虽然独弦琴是一门冷门艺术,却在年进过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在美国和新加坡还设有专门的传播中心。外行人即使不懂京族人语言,只需要听一听独弦琴弹奏的乐调就能想象到京族人说话的方式。金滩,是京族三岛之一的万尾岛上一片10公里长的海滩,距离越南仅5海里。当阳光照射在海面上的时候,是一片金光闪闪的模样,因此,得名于金滩。金滩,不仅居住着成群的京族人,也是游客最爱来旅游的地方。我们在位于金滩的博物馆有幸听到了独弦琴的琴音。音调响亮一如京族人豪爽的性格。京族人待客的方式非常热情。他们在接待贵宾或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穿上特制的礼服,戴上礼帽。曾有人说绿色的礼帽是越南人和京族人有身份的人才能穿戴的,其实在京族,并不一定是这样。京族人的礼帽有好几种颜色,例如红色、蓝色、绿色……在佩戴这些颜色的礼帽时,所搭配的服装,在衣领上或腰带上也会搭配有同样的红色、蓝色、绿色……而且绿帽并不是汉族人想象中的“绿帽”,而是和衣服的衣领或腰带相衬的绿色,不代表任何身份或者意义。哈节是京族人的重要节日,像汉族的春节一样重要。只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错过了这个京族人的重要节日。不过,却听了一首由京族姑娘演唱的情歌------《过桥风吹》。唱歌被京族人称为唱哈,包括他们的独弦琴也是通过唱哈来演奏的。《过桥风吹》被当地人称为《撒谎歌》,是一曲极富京族民族特色的民歌,讲述的是京族姑娘和小伙儿一见钟情,小伙子把手上戴的家传银戒指送给了姑娘,姑娘把头上佩戴的礼帽送给了小伙子,回到家后,各自的家人问礼帽怎么不见了?戒指去哪儿了?姑娘和小伙儿回答:过桥的时候遇到风吹给掉海里去了。金滩被称为中国的“斯里兰卡”,除了美丽的细腻、干净、平缓的沙滩外,这里还流传着京族人古老的捕捞方式:高跷捕捞。虽然现在很少有人再用到这种传统的捕捞方式,但为了让这种传统文化后继有人,居住在金滩的京族人还专门办了高跷捕捞的培训班。从前,当大海退潮之后,京族人在离海滩较远的地方捕捞,便采用这种踩着高跷扛着Y形捞架的捕捞方式,缓缓地在沙滩上推动捞架,便把鱼虾纷纷捞进了网兜。高跷捕捞主要是用来捞取南虾,每年农历六月至九月为南虾捕捞作业期,尤其是台风天来临之前,正是他们丰收的时候。站在金滩,夕阳把海滩染成了金红的颜色,头戴斗笠的渔民正赶在退潮时挖取沙蚬,游客赤着脚在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虽然我们听不懂京语,看不懂他们的文字,但却清楚的知道,大海给了京族人幸福和红火的生活,也给了游客对斯里兰卡最丰富的想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9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