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评点2022年国际十大事件及2023

世界历史应该会把年人类状况视为“自二战以来最艰难的一年”:国际形势面临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气候变化“五难并行”。全球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通胀攀升、激进加息等“五重压力”。

年乌克兰危机会结束吗?上万次制裁俄罗斯的结局如何?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的落地生效怎样?首届中阿峰会如何改写全球治理进程?碳关税正在路上?全球治理将何去何从?年世界经济将向何处去?预期下的疫情终结会一扫往日阴霾?“滞胀”何去何从?各国央行会停止“利率战”?如何趋利避害?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年末对年全球总体格局十大事件进行罗列评析,对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作出研判!

本文字数约字,阅读需要20分钟

summary

一、“五难并行”!年人类遭遇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困难的发展状况,年形势会变好吗?

年,全球遭遇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粮荒、战争和通胀五难并行,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困难的时局。而这恐怕还不是最坏,多家国际机构预计年世界经济还将继续下行!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世界处于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危险、最无法预测、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10年。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年是较困难的,全球经济可能面临着自二战以来最大的考验,IMF给出明年经济更低增速预期。

人类面临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健康挑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年12月18日,全球已报告超过6.49亿例新冠确诊病例和超过万例死亡。世卫组织总干事表示,年对世界人民的健康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并且表示这种病毒不会消失且将持续存在,而低收入国家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接种了疫苗,在获取新冠治疗上存在不平等。世界只有一半人口能获得安全的环境卫生服务。因此,年我们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气候变化同样面临更难选择。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在年再次达到创纪录水平,并且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水平仍在持续上升。年的极端热浪、干旱和破坏性洪水已经影响了数百万人;年中破纪录的降雨导致巴基斯坦发生大面积的洪涝灾害,导致人死亡、万人受灾、万人流离失所;而中国则出现了自有国家记录以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热浪。

极端气候、乌克兰危机等因素正在引发严重的粮食危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约有近1/3人口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而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包括化肥价格高涨和淡水资源短缺等。一方面,年化肥原料价格同比上涨7成,年度世界化肥的投入量将同比减少7%,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另一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水资源压力前所未有,将严重影响粮食产量,目前23亿人生活在水资源紧张的国家,而农业用水占全球淡水取用量的72%。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年世界粮食短缺刻不容缓。

粮食危机未解,乌克兰危机带来二战以来欧洲最大的一场难民危机。欧洲各地已经登记了万来自乌克兰的难民,联合国、欧洲国家及一些国际援救或援助组织,普遍认为这是一场难民危机。年如何加强乌克兰重建,如何解决难民危机同样刻不容缓?

疫情早期的过度宽松政策及乌克兰危机,推升全球通胀至半个世纪以来最高水平。食品价格指数则创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原油价格一度接近数十年来的峰值。IMF预计全球通胀从年的4.7%上升到年的8.8%,并且年仍将维持在6.5%的水平。高通胀会明显推高各国的生产生活成本,干扰供给端市场主体企业的信心,削弱需求端民众的消费能力,市场情绪消极,这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

在“五难并行”的境况之下,世界银行预计明年世界经济增长1.9%。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年的6%下降至年的3.2%,年将放缓至2.7%,超过三分之一的全球经济体出现萎缩。同时还预计,全球经济继续面临严峻的挑战,最糟糕的时候还没有到来,年将是衰退的一年。如何将世界经济拉上复苏轨道,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和共同努力。

summary

二、上万次的制裁!年乌克兰危机引发美欧对俄实施史上最严厉经济金融制裁,年制裁会加重,还是减缓?

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迅速介入俄乌冲突,支持乌克兰且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严厉制裁,包括禁止或限制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和科技产品进口、将俄罗斯部分银行踢出SWIFT系统、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等经济制裁措施。作为回击,俄罗斯主要依靠自身能源大国的地位,在能源领域对西方国家推出反制裁措施,包括要求欧盟国家以卢布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否则就断供。如此的制裁与反制裁措施致使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急速冷却,全球市场的供需关系进一步失衡,相关领域和产品的价格被推高,其中能源价格更是大幅飙升,全球陷入通胀泥潭。

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与煤炭的出口量分别在全球排名第一、第二与第三。年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出口量分别约占全球贸易量的11%、16%和17%。分地区看,俄能源主要出口地是欧亚地区。其中,原油约五成、天然气约七成、煤炭约三成出口至欧洲国家。由于欧盟与俄接壤,俄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使得欧盟对俄的能源依赖度极高,俄油进口占欧盟总油品进口的27%,俄天然气进口占欧洲总量的45%,俄煤进口占总量的46%,因此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制裁与反制裁博弈对欧盟能源供应影响重大。

随着俄罗斯与西方政治对抗不断加深,俄罗斯对西北欧地区的管道气输送已出现明显下降。年9月末的“北溪管道被炸”突发事件使俄罗斯和欧洲国家之间能源贸易往来“雪上加霜”,另外,欧盟采取禁运俄煤的制裁措施,将自己进一步推向能源危机。尽管目前欧洲从美国进口高价LNG以弥补能源储量的不足,但是今年库存预计仍然远低于-的同期常态库存水平。进入冬季以来,LNG因液化能力和接收能力有限,将无法应对欧洲超常的供需缺口,意味着今冬的欧洲天然气市场将相比往年更加脆弱。可见,在多重影响之下,欧洲国家今冬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

summary

三、G20机制运转空前艰难!年G20印尼巴厘岛峰会首次没有全家福,俄罗斯总统普京未出席,最终宣言文本的过程困难重重,年全球治理机制运转会复苏吗?

年,新冠疫情阴霾尚未散去,俄乌冲突硝烟又起,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回顾国际形势风高浪急的这一年,全球治理机制依然处于荆棘丛生的困境之中。

一是俄乌冲突放大了全球治理机制参与方之间的裂痕。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俄罗斯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制裁措施,并要求其他国家表态站队。联合国大会于3月2日以票对5票、35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第一项决议,要求俄罗斯立即停火,撤出所有军队并保护所有平民。投票结果反映了联合国内部的撕裂,也表明很多国家并不想在俄乌问题上站队,他们更加关心自己国家的发展问题。

二是美欧激进货币政策引发新的全球经济问题反映了全球治理失灵。由于疫情期间采取超常规刺激性政策措施,特别是大规模货币超发,叠加乌克兰危机间接带来的粮食、能源价格上涨,美欧等发达国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3月以来,美联储开启激进加息模式,共加息7次,提升利率个基点,引发全球加息潮。加息的溢出效应加上经济陷入衰退的压力,给全球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带来负面冲击,土耳其、埃及、黎巴嫩、斯里兰卡等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先于发达国家感受到疫情、地缘冲突与美联储加息的轮番冲击,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陷入债务危机。面对美欧加息潮,G20峰会只能在最终的宣言中用温和的语气加以规劝,却无法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三是G20为代表的全球治理机制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无能为力。气候变化问题是涉及政治、经济、能源、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多元复合问题,国际社会对该问题的应对缓慢而缺乏效果。继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出《巴黎协议》,拜登政府又重新加入,反映了全球气候治理机制无法约束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后,欧洲能源危机的延宕又让一些欧洲发达国家放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脚步,甚至在碳中和目标上开倒车,例如德国重启煤电。

四是目前的全球治理机制难以解决全球发展问题。俄乌冲突使地缘政治问题上升到突出位置,吸引了全球目光,掩盖了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经济问题,冲淡了全球发展议题。11月的G20峰会将全球目光拉回到全球经济复苏上,却难以提出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手段,更难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变化。此外,全球不均衡的复苏有利于区域和全球性大国在全球治理舞台上进一步强化其优势,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则甚少有人为其发声,更加疏离全球治理,使得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全球复杂局势,以G20为代表的现有国际机制越发暴露出治理短板。年G20峰会将在印度举行,峰会将审议非盟成为G20正式成员的议题,如能通过,将增加发展中国家在G20中的力量。而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印度也可能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7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