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摩诃那伽时代后期的权利交替
引言:
摩诃那伽登位以后业已中断五十三年的摩利耶世系又重新恢复起来了。摩诃那伽即位为王时,已是高龄老人,他的统治时期只有三年。摩诃那伽的侄儿阿伽菩提一世于公元年继承王位。《小史》中以极高的赞美言词颂扬他的人品和性格,并称赞他是模范国王。
当他在位三十四年的长时间内,他修建了许多寺庙,这些新工程中著名的建筑有俱伦达寺及其附属水库,即现在的俱伦丹·乌尔遗迹,以及慕赖帝弗附近的丹尼牟利普俱罗姆水库。另外两项大规模的灌溉工程,即摩诃伐利河上的摩尼弥伽罗水坝,现名弥尼佩水坝,和把敏奈利耶水库中的水引往建多罗耶水库的长渠道,据说也是阿伽菩提一世所修建的。
据记载他在位时期有许多用僧诃罗文写诗的诗人,僧诃罗文史传中提到有十三个诗人的名字,但是没有一人的作品流传下来。阿伽菩提一世的侄儿“摩诃阿底波达”阿伽菩提于公元年继位为王,称为阿伽菩提二世(俱陀·阿迦菩),统治了十年。他在灌溉工程和寺院建筑方面的事业,由于在位时期短促而受到了限制,如果他的寿命更长些的话,那末他的成就可能和斯里兰卡最伟大的国王媲美。
他所进行的一项重要建筑工程,就是重建睹波罗摩塔,这座塔一直拆除到下面的舍利室。佛陀的右锁骨舍利被移往“铜宫”(罗伐摩诃波耶)供藏,一直到舍利室重修完毕为山。国王修建六座新寺,其中有一座在查夫那半岛,又在既有的寺院之中加建房屋,并且布施村落和田产维持这些寺院。他在灌溉方面的显著工程,就是修建伟大的恒伽多陀水库(恒多罗水库),从敏奈利耶水库引水来此水库的渠道是他以前的国王建成的。他还修建了祇利多陀水库(祇利多列水库)其中存水是由阿罗诃罗敏奈利耶渠道的一条支流供给的,并且修筑了一个名叫伐罗诃沙的大水库,这座水库坐落何处,现已无法查明。
当时的“执剑者”,是王后的亲属,于公元年即位为王,名僧伽帝沙。但是不久以后发生了叛乱,他受到阿伽菩提二世的名叫目犍连的总司令的袭击,这个总司令那时住在鲁呼纳。目犍连在尼伽伐罗帝耶建立阵地,打败了国王派来和他作战的军队。于是他更进一步向阿努拉达普拉进军但是被迫向后撤退。不久以后他又前来进攻,在都城附近扎营。国王再度下令军队出击敌人,但是部队统帅即国王的总司令,佯称有病不肯上阵。国王怀疑他变节不忠,但未采取决定性行动。人民恐惧城内发生战争,纷纷逃往城外,国王的仆从也都弃职而走,使他不得不到皇家施食饭堂(摩诃波利)中去吃饭。
在局势更加恶化以前,国王本人在他的儿子陪同之下,骑着大象,率领一小队人马上阵迎敌。刚刚开始交锋,国王的叛逆总司令就在王军后面进行袭击,使国王腹背受攻。当战争正在进行的时候,失败是注定的了,于是国王就带领儿子和一名忠臣逃离了战场。胜利的目犍连进人阿努拉达普拉,于公元年即位为王,号目犍连三世(罗摩尼·波那·牟伽兰)。
前朝国王有两个儿子仍然留在城中,其中一人名祇陀帝沙顺利地逃往山区,但另一人还是儿童,被捕以后成为终身残废。这时候被打败了的国王僧伽帝沙带着儿子和大臣秘密逃到竹林寺,他在寺中穿上黄色袈裟,打算化装比丘前往鲁呼纳。但是当他们走到敏奈利耶时,被人识破而被俘了。目犍连王传令把他们三人解往悉祇利耶,然后在那里处死国王和他的儿子,但是大臣须送回交给他本人。
僧伽帝沙王的叛逆总司令导致了国王的覆亡,他受目犍连三世之赐为“摩罗耶罗阔”,其子则受命为“执剑者”。此时新王致力于宗教工作,但是他对于“摩罗耶罗阁”则心存戒备。不久之后他就不满意他了。他用计把他骗来,斩去他的手足。“摩罗耶罗阁”的儿子“执剑者”逃往鲁呼纳,找着隐藏在摩罗耶地区避难的僧伽帝沙王的儿子祇陀帝沙王子。他们二人把力量联合起来,把阿罗诃罗周围的边区置于他们的势力之下。他们慕集了充分的武装部队时,就在悉祇利耶附近建立阵地,这时候发生了严重的高热流行病,国王的许多士兵和人民都受到疾病的折磨。“执剑者”和祇陀帝沙的部队是从没有感染疾病的地区召募来的,他们认为这正是进攻国王被削弱了的军队的时候。因此“执剑者”以极大的力量发动攻势,击溃了国王的部队把他赶到悉祇利耶,杀死了他和他的随从者。这时祇陀帝沙留守在后方,“执剑者”为了诱骗他来自投罗网,就派人送信去说:“你来当国王吧。”但是祇陀帝沙识破了他的诡计,仍旧回到山区避难的地方去了。
“执剑者”进驻阿努拉达普拉,于公元年称王号尸罗弥伽梵那(阿尸伽诃)。他在位的九年之中,曾经因为干旱而发生灾荒。他除了供应食物给僧人外,还为他们提供滤水囊,使他们滤清不可多得的泥水以供饮用。在山区避难的祇陀帝沙王子的叔父是一个将军,他在以前发生变故的时候前往南印度,此刻率领一支泰米尔族雇佣军队回到本岛,开始占领北方省。国王率领自己的军队抗击侵犯者,断然地把他们打败了,又把那些未遭杀戮的泰米尔族残存者分配到各寺院中充当奴仆。
不久之后,国王和大寺僧众之间发生了严重的纷争。国王听说敌对的无畏山寺中有些比丘违犯教规之后,就颁布一项取缔他们的法令,并且亲自监督执行这一法令,把那些断定有罪的人从僧团中驱逐出去。这些被勒令还俗的比丘串通起来宣称国王的法令无效。国王大怒,逮捕了全体同谋者,斩去他们的手,加上镣铐,使他们充当城中公共浴池的看守人。他又把罪行较轻的一百名比丘放逐到印度去。在清洗了无畏山寺犯戒的比丘以后国王就想使这两个敌对的部派恢复和好,邀请他们共同举行布萨仪式。但是大寺僧众不肯参加,从此以后国王即对此寺怀有强烈的愤慨。
公元年,尸罗弥伽梵那的幼儿阿伽菩提三世(室利僧伽菩)继位。本来在山区等待时机的祇陀帝沙王子,此刻开始进行进犯活动。他率领部队前往里底伽罗,并使该地人民附从他。然后他又赢得阿努拉达普拉南部和东部地区人民的支持,于是开始向都城缓进。他在伽吉罗伐附近的喜利昆帝耶伽摩建立阵地,并派遣大臣达多湿婆率领一个支队从阿努拉达普拉西部地区出击,牵制敌军,国王的兄弟副王摩那在摩诃维罗契耶迎击达多湿婆,把他打败而且俘获了他。国王因为这一胜利而过分自信,亲自率领一小队人马冒然前往袭击祇陀帝沙。祇陀帝沙的精锐部队占有布署妥当的阵地,迎击国王的少量部队,并将其击溃。阿伽菩提王逃离战场,“于即位后的第六个月,放弃财富、国土和亲属,仓促乘船前往阎浮提祇陀帝沙即位为王,名祇陀帝沙三世,但不久即遭遇国内纠纷。流亡国王阿伽菩提的亲属在各地秘密发动变乱,控制了迦罗水库地区,在那里召募武装部队,准备作战。
阿伽菩提率领泰米尔族雇佣军队从压外回来,参加迦罗水库地区的叛军。祇陀帝沙王对于取得胜利显然没有把握,他首先派遣大臣达多湿婆前往印度,然后进军南方去对付迦罗水库地区的敌人。他在战斗中被击败以后,就自杀身亡。阿伽菩提三世进入阿努拉达普拉,恢复一度失去的王权。自此以后就发生了斯里兰卡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其特点为不断的内战,暴虐统治,强夺抢劫,包括劫掠寺庙在内,被谋取王位的敌对双方当作雇佣军带入本国的泰米尔族分子的势力、权限和数量,越来越大。达多湿婆大臣本人也成为谋取王位的人。
他带领泰米尔族军队渡海回到斯里兰卡,驻扎在伽尔伽慕伐附近的悉扬巴罗伽慕伐。阿伽菩提王和他作战,但是被打败了而不得不再度逃往印度避难。达多湿婆即位为王,号达多优婆帝沙一世(罗摩尼·达卢波帝斯)。阿伽菩提从印度回来驱逐了达多优婆帝沙。国内的混乱状况继之而起。“彼此互相驱逐。但是在此二王混战之下遭受苦难的全体人民,极为不幸,损失金钱和田问作物。"达多优婆帝沙耗尽国库以为军费,又掠夺寺院,抢劫金像及若干世纪以来所累积的珍宝供物。他移走睹波罗摩塔的金顶和塔上镶有宝石的饰伞。他容许泰米尔族军队抢劫并焚毁王宫和佛牙寺。阿伽菩提三世也是如此。他当权的时候,也是进行同样的掠夺。
他的太子拆毁睹波罗摩塔及达吉纳寺塔,开启舍利室,盗取其中所藏的贵重供品。最后达多优婆帝沙一世终于战胜阿伽菩提三世,后者退往鲁呼纳休整军队和补充兵力。他在鲁呼纳时,因病去世。他的儿子迦叶波王子从鲁呼纳出发,向阿努拉达普拉进军,迫使达多优婆帝沙再度逃往印度。
迦叶波以未加冕国王的身分治理国家,力图弥补寺院所遭受的某些损失。但是当他进行功德事业的时候他感觉达多优婆帝沙在印度对他有威胁,所以他也维持军队准备作战。因此后来达多优婆帝沙果真率领外国军队登陆时,他能够应战并且获得大胜。达多优婆帝沙在战斗中被杀,死于公元年国内相继二十二年的纷乱时期,也随之而告结束。
迦叶波一世(波苏卢·迦苏布)于同年即位为王。达多优婆帝沙一世的侄儿诃多达多,从他的叔父被杀的战场中逃往印度。迦叶波在位九年,太平无事。他有年幼儿子多人,本人体弱多病。他因为需要人帮助,就把妹妹的儿子摩那王子找来管理政务和照料他的年幼儿子们。摩那为人聪慧,原来住于鲁呼纳。他的父亲达普罗是鲁呼纳的独立统治者。
此时国家的一个新危机已经成为明显的事实。以前的统治者和争夺王位的人们于过去四十年中引进本国的泰米尔族士兵,为数已经很多。他们受人怂恿以掠夺为生。某些统治者,特别是达多优婆帝沙一世和阿伽菩提三世,对这些泰米尔人备加宠信,因为他们几乎完全是靠这些泰米尔族雇佣军为他们作战取得胜利,才保有他们的地位。此刻的常备军大部分是泰米尔族雇佣军,僧诃罗族总司令是一个傀儡,受泰米尔族高级将领的指挥。泰米尔人在宫廷中的势力也很强大。在任何国内冲突之中,泰米尔人可以举足轻重,决定成败。因此,摩那王子着手进行摧毁泰米尔权势的工作,把若干雇佣军人驱逐出国。但是泰米尔人团结一致联合对抗,在摩那某次暂时离开阿努拉达普拉时,他们夺取了都城的控制权。摩那无力单独应付这一局势。他派人前往鲁呼纳邀请其父迅速前来。于是父子二人诱骗泰米尔人和他们订立条约,但僧诃罗族国王并无诚意遵守此约。摩那重新夺占阿努拉达普拉,即尊其父为王,号达普罗一世(达普卢)。
达多优婆帝沙一世的侄儿诃多达多曾经逃往印度,这时带领泰米尔军队回到斯里兰卡。国内的泰米尔人曾经送信要他回来,答应支持他夺取王权。诃多达多到达以后,许多住在罗阁罗多的泰米尔人都去参加他的部队,和他一起向阿努拉达普拉前进。摩那恐怕作战失利,他首先把父亲达普罗王和王宫中一切财宝送回鲁呼纳的安全地带,然后把阿努拉达普拉让给诃多达多,自己前往东方省,在那里住定作独立统治者。
诃多达多于公元年即位为王,号达多优婆帝沙二世(罗摩尼·达卢波帝斯)。这时泰米尔人在僧诃罗族国家中获得比以前更大的权力。达多优婆帝沙二世致力于宗教工作,但是他过于偏袒无畏山寺,并且侵犯大寺地界,为无畏山寺僧众修建一所庙宇。因此,大寺僧众对他实行“倒钵法”,这就是他们出外乞食时不接受他的供养,表示抗议。
达普罗一世把王位让给达多优婆帝沙二世,回到他的鲁呼纳领地,继续以极大的虔诚和宗教善行统治该地。他在鲁呼纳修建了若干寺庙,其中之一为提梵陀罗寺。他的儿子摩那住在东方省,召募军队。他加上他父亲的队伍和资源以后,就出阵作战。达多优婆帝沙动员他的部队去阻止摩那的队伍前进,双方军队在亭可马里附近的檀巴罗伽摩交锋。达多优婆帝沙得胜,摩那被杀身亡。达普罗听说他的儿子被杀以后,也因悲愤而死。
达多优婆帝沙二世在位九年,他的兄弟阿伽菩提四世(室利僧伽菩)于公元年继承王位。他是一位公正的君王,对寺院进行过慷慨的布施,对于佛教充满了热忱。他的王后和王子们,他的大臣和达官贵人以及富有的人民,都模仿他的范例,建筑寺庙并封赠财产。泰米尔人的势力达到了仅次于统治本岛的程度。总司令和首相以及另一名大臣都是泰米尔人。这三个贵族人物和其他富裕泰米尔人,耗费财产为佛教僧团建筑寺庙,封赠产业和举行布施,其慷慨程度不在国王之下。国王前往波隆纳鲁伐居住,首次使该地成为临时行宫,于即位后之第十六年在该处逝世。他逝世后,全体人民深为哀悼,在火葬堆前为他举行各种仪式,并收取其骨灰当作药物使用。
结语:
国家大权现在完全落人泰米尔族首相波怛俱多手中。他逮捕并监禁担任副王的合法继承人,使名叫达多(伐尔昆帝·伐悉·达多)的小王子为王,由他自己处理政务。过了两年,达多逝世以后,他把名叫诃多达多(呼难那鲁·利衍达罗)的另一傀儡置于王座之上,这一傀儡有名无实的统治于六个月之后就在战场上结束了。摩那梵摩(摩诃罗波或摩诃罗波诺)进人阿努拉达普拉,于公元年即位为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