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前三季销售739亿疫情下中国市场
今天(5月26日),世界乳品领先者恒天然发布截至年4月30日前9个月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至.82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亿元),但是受原奶价格高企、新冠肺炎疫情、俄乌战争等多重因素影响,其销量、集团调整后息税前总利润均现下滑。
作为恒天然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市场,中国多地因疫情出现静态管理的情况,大中华区业务也面临极大挑战,不过,恒天然大中华区CEO周德汉表示,通过多举措推动业务,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
1.
全球前三季营收亿
财报显示,恒天然/财年前三季营收.82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亿元),同比增长10%;但产品销量总体呈现4%的下降趋势。
恒天然表示,这主要原因包括原奶收购量减少,以及这段时间发生的一些对需求端造成短期冲击的事件,如中国多地因疫情出现静态管理的情况、斯里兰卡经济危机以及俄乌冲突。
前三季恒天然集团调整后息税前总利润为8.25亿新西兰元,下降了1.34亿新西兰元。这反映出销售量的下降、原奶价格一路高企对利润率的持续压缩、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以及斯里兰卡卢比的急速贬值。
上述原因也导致了恒天然的调整后税后利润为4.72亿新西兰元,下降了1.15亿新西兰元。而报告税后利润为4.72亿新西兰元,下降了1.31亿新西兰元。
在谈到恒天然的业绩表现时,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MilesHurrell先生表示,尽管市场受到严重干扰,但集团仍给出了极具竞争力的原奶价格,并取得了稳定的收益。
在/22奶季,恒天然目前仍维持其/22奶季原奶收购预期价格为每公斤乳固体9.10-9.50新西兰元。“每公斤乳固体9.30新西兰元的中位值是集团原奶收购预期价格的历史高点。”此前,恒天然方面也表示,上半财年原奶平均成本同比上涨近30%。
2.
大中华区多举措应对挑战
原奶价格高企,尽管对原料部业绩带来持续增长,但也给恒天然大中华区餐饮服务业务利润带来极大压力,再加上多地因疫情出现静态管理情况,财报显示,大中华区前三季销售额同比增长8%至50.63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占恒天然全球销售额约30%;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下降了17%至3.17亿新西兰元。同时,恒天然全球首席执行官Hurrel预计:“静态管理的措施所造成的影响还将波及我们第四季度的业绩。”
不过,尽管面对诸多挑战,但是恒天然中国也是积极行动,多举措推进各项业务,成效显著。
①原料部业绩依然稳健增长
“大中华区原料业务在FY22财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依然稳健”,恒天然大中华区CEO周德汉表示:高附加值原料销售的持续发力贡献了双位数的同比增长,其中干酪、乳蛋白、益生菌等原料销售涨势喜人。”
在第三季度,大中华区原料业务团队持续推动浓缩牛奶蛋白的产品解决方案,为客户在浓缩乳清蛋白之外提供更多选项。同时团队以创新助力数家干酪客户成功上市国内干酪市场的数个“第一”新品。例如:原制干酪含量最高(80%)的再制干酪片;国内首款兼具零食和营养健康功能新形态,并使用新西兰“草饲放牧”宣称的6片装小三角奶酪。此外,运用“充气”概念跳脱现有产品框架的充气奶酪杯也顺利推出。
在传统的含乳饮料和发酵乳领域,原料业务也携手客户,坚持消费者需求与创新结合的双思维,不断突破解码赛道新玩法:以“芝士爆珠”为适配载体的奶酪爆浆球酸奶的顺利上市。
②数字化推动餐饮服务业务
近年来,一直依靠创新的恒天然餐饮服务部门业绩表现非常抢眼,胡说有理注意到,财年前三季,恒天然大中华区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增长部分中,其中将近90%都是来自餐饮服务部。不过,为防控奥密克戎新冠疫情的蔓延,今年4月初上海关闭了所有餐馆与食品门店,仅有少数几家超市仍在运营。虽然目前静态管理措施已逐步开始放宽,但许多餐饮门店仍处于歇业状态。与此同时,中国其他一些城市也处于疫情管控中。
“疫情的影响以及供应链的挑战已经扩散到了整个市场,并反映在我们恒天然安佳专业餐饮服务业务大中华区本财年三季度的产品销量上,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周德汉补充道,但其又表示:“我们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推进业务。对于经销商方面,团队通过提供直播实操辅导、线上产品培训等方法,提高他们的产品转售能力。与此同时,团队还积极帮助客户探索线上业务,开拓包括抖音、淘宝直播等在内的互联网售卖渠道,全方位触达终端消费者。”
在烘焙渠道中,大中华区餐饮服务部门团队再度携手中华环保基金会共同发起针对烘焙渠道的低碳环保项目。“第六届安佳乳脂好蛋糕”的活动正通过遍布全国的烘焙连锁品牌,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