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妻多夫制,究竟是对伦理的冲击,还是

在我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近来一位教授提出了“一妻多夫”制,一夜之间成为热门话题,这究竟是对伦理的冲击,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我们无从得知,只知道全世界有这个制度的国家几乎没有。查阅了相关资料,这种习俗只有在斯里兰卡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但现在早已取缔,但在斯里兰卡的中部山区依然存在。

而在藏族的传统中也有过这样现象的存在,但由于那时的生产力低下,生存环境恶劣,为了使家产和劳动力不会分散,才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一妻多夫”制。

而我们也知道古时候的中国的一夫多妻制。严格的说,是一夫一妻,其余的,都是妾室。

只有正妻才能八抬大轿,明媒正娶的娶进家门。正妻占主导地址,负责整个家族的日常运作以及下人和财产的分配及分工,生的孩子也属于所谓的嫡出,优先享有身份上的特权和家族财产继承权。

而妾室地位低下,只不过比端茶倒水的丫环的吃穿住行好一点罢了。丈夫取正妻需要经过父母同意,媒人引线,大摆宴席,宴请亲朋,方可算成婚。而纳妾,是不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就可以的。妾属于丈夫的私人财产,可以随意的处置。买卖或者赠予,都是合理的。

而且妾室生的孩子属于庶出,是没有任何地位可言的。情况糟的,比起家里一些年长的下人都不如,更是要对正妻视为生母,而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不敢有多加的照拂。

这是古来的一种陋习,是对女性的不尊重。新中国成立以来,早早就废除了这种男女不平等的习俗,使得婚姻和恋爱更加人性化,提倡并强制一夫一妻制,大大提高了女性的地位。

而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的一轮的“一妻多夫”制被人提出,这究竟是解决男女失衡的根本办法,还是贬低男性主权呢?

首先,我们究其原因,为什么会男女比例失衡呢?重男轻女。这是从古到今的一个陋习,包括现在,即使社会发达,思想开放,但重男轻女的依然大有人在,尤其是一些农村家庭,生一大堆孩子,为的就是生一个儿子。我们经常会在电视剧中看到,媳妇怀了儿子,那便皆大欢喜,全家人视其为掌中宝。如果怀的是女儿,便遭受婆婆丈夫及家人的白眼,受尽冷落。这不仅仅是电视剧,现实生活大有人在,医院的医生做完产检坚决不会告诉你是男孩女孩的原因。

那你生男孩的时候心花怒放,觉得完成了任务,可等到你的儿子长大了,娶不到媳妇的时候,才知道女人的重要性了吧。一些大城市的公园里,母亲们举着牌子,为儿子征婚,曾经心中对未来儿媳苛刻的条件已经荡然无存,只要你是身体健康,长相品相都差不多的就可以。但是僧多粥少,现在不是你们挑她们,而是她们反过来挑你们了。

杜绝重男轻女的思想,是解决男女比例失衡的最根本的办法。

其次,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不婚主义者。我国提倡的是婚姻自由,在个人不愿意的情况,谁都无法强迫他们去结婚,当然,父母除外。现代年轻人,惧怕婚姻,恐惧婚姻,或因为经济基础的薄弱而无法担负起一个家庭的责任,或因为不愿意被柴米油盐的琐碎现实生活而阻挡自己追寻自由和刺激的脚步。

离婚率逐年提高,很多刚开始如胶似漆的恋人结婚后反目成仇,最终分道扬镳,这些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叫人怎么不能恐惧婚姻呢?

第三,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不管男女,他们不喜欢异性,而喜欢同性。有人觉得违背常理,嗤之以鼻,有人觉得实属正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其实在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社会和人类包容度的扩大,这个群体已被大部分人接受。他们除了性取向不同以外,没什么不同的。而根据有关人士的统计和研究,这类人占据了一个全国总人口一个不容小觑的数字,而且还在不断的增长。

不喜欢异性,总不能强迫他们跟异性去结婚。我们谁都没有权利剥夺一个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只不过他们承受的更多的是来自于父母和亲戚朋友的压力吧,即使最终选择了结婚,对于他们来说,便是走进了痛苦的深渊。

所以我个人觉得,“一妻多夫”就当是开个玩笑罢了。倘若真的实现,那不成了女权当道,男卑女尊的局面了。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谁愿意跟别人去分享自己的爱人。

你怎么看呢?

此文仅代表个人拙见,不喜勿喷哦宝宝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4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