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婆罗门有多尊贵中国游客就差当神明

刘云涛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

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当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无论是最早的书同文、车同轨,还是后来的八股文,都是统治者为了禁锢读书人的思想而使出的手段。不仅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如此,其他国家也是这样。

在印度,人们所熟知的封建制度就是种姓制度。印度的少数统治阶级为了压制绝大多数的印度人,他们在不断地强化种姓制度,让被压迫者从思想上屈服,从而达到他们的统治目的。而作为印度最高种姓的婆罗门,则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低种姓的人都把他们当做神明看待。

1.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曾经是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普遍存在的一种落后的社会体系制度。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平民还有可能靠着科举考试翻身,比如永乐大典的编撰者解缙和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但在印度,低种姓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经过长时间种姓制度的压迫,他们的思想已经被腐蚀了。

最开始的种姓制度并不是印度人创立的,而是雅利安人。雅利安人一开始创立种姓制度是为了确保他们在印度的统治地位和主导地位,后来随着其他的入侵者征服印度,种姓制度就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在20世纪中期,印度脱离殖民统治后在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种姓制度还是影响着印度人的生活。

种姓制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完善的压迫制度,他们将压迫与剥削做到了极致。种姓制度将印度人分成高低贵贱的人,最高种姓是婆罗门,他们掌管教育和祭祀。其次是刹帝利,负责政治与军事。然后是吠舍,他们从事商业活动,供养婆罗门与刹帝利。最后是首陀罗,他们一般都是佣人和匠人地位低下。

除了种姓制度的四个种姓外,还有第五种姓,在印度人眼中,他们不算人,所以将他们称为“贱民”。印度人口在十四亿左右,但在一些统治阶级眼中,印度只有一亿人,那些低种姓和“贱民”根本算不上印度人。

2.婆罗门的权力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世袭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种姓制度已经十分完善,要想进行种姓阶级的跨越,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吠舍认为自己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就可以得到神的庇护,但婆罗门和刹帝利却可以将吠舍降级为首陀罗。

作为最高种姓的婆罗门,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婆罗门的解释中,他们是最接近神的一批人。社会的公民有可以享受的权力,也有必须要尽的义务,但婆罗门并非如此。婆罗门不仅可以免交税还可以免除刑罚。如果首陀罗和婆罗门犯了同样的罪,首陀罗要接受惩罚,而婆罗门可以毫发无损。

婆罗门掌握的最大的权力就是对宗教经典的解释权和对生命的祭祀权。这两种权力给印度低种姓人民一种错觉,那就是婆罗门可以与神交流,他们是神派来统治印度的。在种姓制度的压迫下,印度的文明与思想非常落后。

3.无尽的压迫

在印度的落后地区,压迫一直存在。印度的发达地区居住的人大多都是高种姓,而与高种姓发生矛盾的也是高种姓,高种姓与低种姓是两个天差地别的阶级,二者之间只有压迫与被压迫,不会产生什么矛盾。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种姓是无法通婚的,如果有两个不同种姓的人通婚,那他们的孩子就是杂种姓。种姓制度的压迫一直存在,而印度也正在尝试用教育改变封建制度深入人心的观念。

想要追求平等和自由,那印度的被压迫者就需要团结起来,一起抵抗压迫他们的统治阶级。而事实上,低种姓的人大多都是自相残杀,在种姓制度下,他们已经被训化了。对低种姓而言,获得平等是一段艰难而又漫长的路程。

总结:

一个社会如果想要和谐发展,那就必须重视民众的利益,而不是去腐蚀民众的思想。我们想象中的印度是非常落后的,实际上,他们的发展十分不均衡,印度也有很先进的地方。他们在某些方面落后的原因离不开他们落后的文明与思想。如果去印度旅游的话,一定要注意卫生问题,不要吃不干净的街边小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2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