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旗中间一个车轱辘是什么意思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国旗是象征国家形象的旗帜,其形状一般为长方形,并由各种颜色、图案构成,用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特色。

比如说,日本的日之丸旗,它和这个国家的名称由来一样,都跟太阳有关系。因为日本从古至今都崇拜太阳,并且以身处“日出之地”的美名而自豪,该旗帜融合了“日出之地”的神圣、朝气、纯洁,以及正义等美好的象征于一体(理论上是这样)。

另外,像欧洲、西亚、北非等基督、伊斯兰国家,国旗上大多都会有“十字”标志,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古代国王都是基督,或者伊斯兰教的信徒。

那么,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诞生之地,印度又是怎样设计自己的国旗的,有没有将佛教印入国旗呢?印度国旗中间的“车轱辘”是什么意思?对此,我想许多人可能都曾有过一些疑惑。

印度国旗分为两个部分:三色底色和中间的花纹图案。

三底色当中,最上方的橙色代表印度教,象征着勇气与无私。印度教是一个了不得的宗教,全球拥有信徒超过10亿人,仅次于基督教(15亿)和伊斯兰教(12亿),比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信徒多出7亿来。毫无例外,在印度本土,信奉印度教的人数是最多的(信徒人数约8亿),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数千年来,印度教宣扬的“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阶层根深蒂固,即使是在社会现代化的今天,种姓制依然可以在印度大行其道,高种姓的人似乎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对低种姓的人执行私刑。由此,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的影响力便可见一斑。

印度国旗最下方的绿色代表伊斯兰教,这是大地的颜色,象征着繁荣。伊斯兰教本是一个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公元7世纪才诞生,是比较年轻的宗教。但是在公元年前后,西亚土耳其和阿富汗人入侵印度北部,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国家——德里苏丹国。帝国存在了余年,伊斯兰教也得以在印度开枝散叶,时至今日,伊斯兰教已然成为印度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超过一亿的信徒。

国旗正中的白色,表示其他宗教,象征着光明与活力。印度宗教系统十分复杂,宗教林立,除了上述宗教之外,还有佛教、耆那教、锡克教、基督教、祆教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宗教。所以,干脆就用了白色来统一表示了。

印度国旗的正中心是一个拥有24根辐条的蓝色轮子,即:阿育王脉轮,它象征着真理与道德。

因为国旗正中的标志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国旗文化的核心所在,为了寻找合适的中心标志,印度从早在争取独立时就开始着手研究,但直到年8月15日正式独立前夕,才最终确定了将阿育王脉轮作为印度国旗正中间的核心符号。在此期间,与这个阿育王脉轮争议最大的是象征着勤劳的纺车轮,但最终纺车轮标志被排除。

阿育王脉轮是由24个辐条组成的圆环,它是古代印度文化和佛教的一种标志,一般出现在与阿育王相关的建筑或者法令当中。阿育王脉轮看上去很像车轱辘,但事实上,它的前12根辐条象征佛法中的“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后12根辐条象征每个阶段像对应的十二个痛苦。

那么,印度的佛教符号很多,凭什么只有阿育王的脉轮符号可以印在国旗正中心?阿育王对印度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从阿育王和他的孔雀帝国说起。

阿育王脉轮

阿育王/孔雀帝国简史: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君主,孔雀王朝是一个存在于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的印度大一统帝国。

我们观察印度年的历史缩影就会发现,在20世纪独立之前,印度历史上共有四个阶段完成了大致上的统一,其余大部分时期基本都是以若干个小国的混乱形式存在。

这四个统一时期(按照时间早晚顺序排列)分别是:孔雀王朝、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东印度公司。

然而除了孔雀王朝之外,其余三个统治时期基本都可以说是外族入侵。而孔雀王朝从公元前年推翻难陀王朝时起,到公元前年解体灭亡,仅维持了多年。但谁也没想到,这年的时间,竟成为了印度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时刻。

阿育王的狮子柱头

孔雀帝国诞生于印度危急存亡的时刻——亚历山大东征,它的前身是一支为抵抗外来入侵(亚历山大)而生的军事力量。亚历山大死后,其帝国四分五裂,他的部将塞琉古为了重整帝国河山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和经历,这使得印度地区的孔雀帝国得以顺利扩张和壮大,最终得以和塞琉古帝国分庭抗礼,打的有来有回。

公元前年,孔雀王朝的第一代君主旃陀罗笈多绝食而死(耆那教宗教习俗),他的儿子宾头娑罗继承了帝国的衣钵。除了巩固国家内部的安定之外,宾头娑罗还统一了印度南部的大部分区域。宾头娑罗死后,阿育王成为孔雀帝国第三代皇帝。

对比前两代君主的“武功”而言,阿育王无疑要显得逊色很多,他除了血腥夺权、镇压内部暴乱之外,唯一的成就便是吞并了以及东部沿海的弹丸小国羯陵伽。但是,阿育王的“文治”之功就绝非帝国的前两代君主可比,即使是放眼印度数千年历史长河,阿育王的功绩之显赫也是空前绝后的。

孔雀帝国全盛图(羯陵伽在东部海岸)

当阿育王征服羯陵伽之时,印度次大陆上除了南部的迈索尔之外,基本都已经得到统一,疆域达到极盛,超越古往今来印度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年近半百的阿育王面对满地战死的尸体和燃烧的房屋,忽然顿悟,并皈依了佛教。(据说是因为她认为佛教是对所有人类和动植物都有益的宗教。)

从此之后,阿育王一改往日残暴的形象,转而变成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以佛法治国,他宣布不再主动挑起战争,并将佛教定为国教。

在阿育王早年继位之时,佛祖就已入灭(死亡)多年,佛教内部派系分裂十分严重,正在逐步走向没落。但是阿育王皈依之后,这种现象得到很大的遏制,许多佛教经典重新得到系统的编撰和完善,佛教规模逐渐开始恢复壮大。

除此之外,阿育王还利用自己的威望,派遣大量的僧侣去东南亚、斯里兰卡、甚至是西亚、东欧地区传播佛法,并在世界各地建造了个佛塔来保存佛陀的遗物,让佛教成为了世界性宗教。

阿育王晚年的举措让孔雀帝国远离战乱,经济文化空前发达,向后人展现了印度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经济实力。难怪会有人感叹:在印度数千年来前赴后继的统一斗争当中,或许只有阿育王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以一己之力,兴一教,强一国。两千多年过去了,佛教至今仍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而阿育王和他的孔雀帝国,依然是印度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一页。当我们回首遥望印度的历史,再对比今日的印度次大陆时,才明白阿育王是多么伟大。

我想,这可能也是为什么阿育王的脉轮会被印在印度国正中心的原因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7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