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西洋在哪里

郑和七下西洋,明朝威名远播郑和下西洋,应该是初中生都知道的事情了,但是你知道郑和七下西洋,究竟是指哪七次吗?这七次下西洋,郑和都到过哪些地方呢?又给明朝和经过地带来了哪些影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那段历史岁月吧。记得小时候,我对郑和下西洋的理解只停留在最浅显的认知程度上。我不知道大名远播的郑和居然是位宦官。当史书描写到宦官这个字眼时,大都会说,宦官专权,蒙蔽圣听,造成国家朝政混乱,总而言之,宦官就是奸佞的代名词。但郑和这位宦官可不一样,他以正面的历史形象被记入史册,万古流芳。郑和处于明成祖时期,曾在明成祖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担任一名小小的宦官。因为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出色,立下汗马功劳,故而得到明成祖的赏识,被提升为太监。永乐二年,身受皇恩的郑和开始了西洋之旅。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当时的“西洋”包含哪些地区。以婆罗洲为中心,将如今的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远至印度及非洲东部,概称为“西洋”。《明史郑和传》中详细的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经过。永乐三年六月,郑和率领船队开始了第一次“下西洋”。船队从苏州的刘家河出发,乘风波浪,声势浩荡,泛海至福建长乐之地,然后借助海风,一路顺行,由闽江口五虎门,扬帆出海,昼夜星驰,不知疲惫,远涉重洋,进入异国他乡。本次出行的主要航线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最远到达波斯湾和非洲东海岸。本次航行直到永乐五年五月结束。用时两年左右。在航行过程中,郑和奉明成祖之命招收苏门答刺,任命其酋长为苏门答刺国王,安定邻邦。永乐五年,郑和再次踏上了星辰大海。前往占城、苏门答腊、南巫里、爪哇等国。本次航行历时亦历时两年左右。于永乐七年夏天回国。永历七年九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走访了更多的国家,如阿鲁、古里等国家。此后,郑和的一生几乎都在不断的出使西洋。永乐十一年冬季,郑和第四次下西洋。行踪不仅遍布南亚及东南亚各地,更是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西亚各地。本次也是,郑和航行最远的一次。此外的三次分别为,永乐十四年至永乐十七年,用时三年。永乐十九年正月至永乐二十年八月。最后一次为宣德五年至宣德六年。郑和七次下西洋给明朝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七次下西洋,不仅将明朝“天朝上国”的大国形象展现出来,更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首先,政治上建立和政治秩序。在和平的总基调之下,郑和斯里兰卡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的通知,钦定了苏门答刺的国君,惩罚了海盗陈祖义。这些举措虽也涉嫌干预他国事物,但与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有着本质的不同。由此同时,郑和下西洋,将无数的珍品赐予他国,并带回了很多奇珍异品,拓宽了明朝的朝贡体系。经济上,也为明朝与他国的海上贸易打开了通路。促进了明朝时期中国与邻邦的经济往来。文化上,郑和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对异国的宗教文化也有所传播。除此之外,郑和下西洋还促进国内的生产改革,将国外的生产技术带回中国。当然,作为一个睦邻友好、慷慨大方的大国,郑和代表着中国的皇帝给领边小国,送去了很多“温暖”。这些恩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明朝的财政危机。参考资料:《明史郑和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7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