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底复苏,两个关键信号传来
风云变幻的年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世界舞台风云变幻。
如果说年是复杂多变时代的开端,那么年则将这种复杂性推到了高峰。
上半年的俄乌战争一直延续到今天,造成了全球石油价格高涨,最近两天,世界层面上的大消息,有英国首相约翰逊辞职,斯里兰卡破产,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遇刺杀。
这些事件尽管都是孤立发生的,但深挖下去会发现,背后其实有一条非常明显的主线将其串联起来:
全球经济衰退大背景下的不安分。
斯里兰卡破产的逻辑,非常简单,就是石油价格高涨引发的各种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其花光了所有的外汇,国内物价高通胀,直接挤爆了卢比的汇率。
该国已经没钱还债了,也没钱进口生活用品,该国万民众缺油、缺电、缺粮、缺药的状况已持续数月。
英国首相辞职背后,看似是其个人撒谎带来的信用危机造成的自食恶果,其实背后的根本逻辑在于,约翰逊在面对俄乌关系中面对石油价格不断上涨,面对英国国内通胀高企与经济困局中,没有能够处理好。
安倍晋三遭遇已经退役的日本自卫队士兵山上彻也的枪杀,目前日本方面仍在调查案情。
不过,根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最新披露的报道,山上彻也的供述:
“由于对某个(宗教)团体心怀恨意,而安倍前首相又跟那个宗教团体有关系,所以犯下此事。”“并非对前首相的政治信条怀有恨意。”
基本可以推断出,这是一起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杀人案件。但这种不安分子诞生的大背景,是日本持续低迷的经济与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断下行的汇率分不开。
还是那句话,所有国际大事件背后,追根究底都是绕不开经济因素。
02中国经济迎来两个复苏信号
风云变幻的年,中国经济在上半年,同样遭遇到了较强压力。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带来的通胀输入压力,疫情反复带来的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压力,流动性限制下的经济复苏压力。
这些压力带来的结果,便是4月份与5月份各项经济指标数据层面上的不如人意。
不过,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流动性整体得以释放的6月份,彰显出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
其中的房地产成交量开始触底转好,便是经济韧性的直接表现之一。
房地产只是经济这棵大树中的一根较大的分支而已,其筑底与否,完全取决于树干提供的营养。
房地产是枝,经济是干,房地产开始筑底爬模背后,其本身就反映出了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开始回升。
如何在宏观尺度上感受经济复苏,有很多关键指标,其中CPI和PMI便是其中的两个。
第一个关键信号便是,PMI重新回到了扩张区间。
PPI方面,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恢复性扩张。
来源:国家统计局从上图可以看到,进入年以来,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就跌入了收缩区间,4月份跌入谷底,5月份反弹但整体还是在衰退区间中,6月份冲破荣枯线,进入了扩张区间。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美国人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是为了统计经济产业链条中的各产业经济活跃程度,它被分为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等。
我们这里看到的是制造业PMI,顾名思义便是衡量制造业活跃程度的指标,指标背后是对新订单、产量、雇员、供应商配送、库存、价格、积压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等商业活动指标。
50是荣枯线,处在50以下说明制造业在萎缩,处在50以上则是扩张。
显然,我们的制造业已经走出了困境,6月份重新回到了扩张通道中来了。制造业是一切产业的基础,其串联进出口、加工、消费等各个产业。
换句话说,制造业复苏的宏观映射,便是进出口、加工和消费所有相关产业都在转好。
第二个关键信号,CPI创新高。
CPI是消费价格指数,也有人称之为穷人指数,因为这个数据反映的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指数。
来源:国家统计局CPI的高低,反映的是国内通胀水平。
按照经济学的逻辑,一定程度上的通胀有利于提升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发展。所以,全球大多数经济体都设置了各自的通胀范围,美欧日基本都是2%。中国内地是3%。
从CPI走势来看,我们正在逼近3%,这意味着我们的通胀压力正在显现。
通胀压力的原因,一方面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另一方面则是货币量化宽松。
4月份我们的广义货币M2增速就重回到了两位数,5月份更是创下近年来新高,同比增速高达11.1%。
M2增速反映的是印钞速度。除了加快印钞外,央行还通过降准、降息,并上交了至少亿利润,充分释放了市场上的货币流动性。
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CPI不断走高。
尽管CPI走高的主因是输入型通胀和货币宽松,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消费需求开始复苏,这也是一大推动力。
国家统计局尚未披露消费数据,不过,基本不用预测,6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肯定是回暖的又一佐证。
03
通胀担忧下,央行开始松油门
在CPI创下新高之下,央行其实已经开始松油门,也即货币宽松的力度开始降低。
给油门与松油门,虽然方向没有变,但力度上差异明显。
佐证数据在于,过去一周,央行正在从商业银行手上回收资金。这个行为在前,CPI公布在后,显然这是央行早已经清楚了6月份CPI之后,采取的行为。
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央行每天的逆回购量只有30亿。
什么是逆回购?说白了就是央行给商业银行放贷款,商业银行用国债、地方债、高等级企业债作抵押获取这笔贷款,这是央行释放货币流动性的主要方式之一。
过去一周每天只释放了30亿,一周只释放了亿元,而同期到期的金额是亿元,也即商业银行需要偿还亿元贷款给央行。
一增一减之间,央行相当于向商业以后收回了亿元的流动性。
央行的这种行为,虽然不能过度解读为货币转向,但确实是对CPI创新高之下的宽松力度的重新思考。
毕竟如果再继续大力度踩油门,通胀压力会更大,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也会更大。
宽松大方向不变,适当松点油门,应该是三季度货币的主要形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