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消炎药还是含笑半步癫详解休克疗法

中药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310/4784993.html

“休克疗法”本是医学名词,顾名思义应该类似于一榔头敲晕或者放电使患者失去意识再实施治疗的方案,是中世纪“放血疗法”的进阶版和“刮骨疗毒”的被动版。想来延伸到经济学上的“休克”也不外乎是,先让整个国家陷入停摆之后再大刀阔斧地改革吧。

▲主治通货膨胀的“休克疗法”

百度一下之后发现笔者的说法还真是八九不离十:这套由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提出、立足于在玻利维亚经验的经济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经济自由化、经济私有化、经济稳定化,实行紧缩的金融和财政政策。由于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医学上的名词被借用为这套纲领和政策的总称。

当然,也跟“刮骨疗毒”一样,过程应该很痛可头脑的意识却很清醒,偏偏还不能挣扎。

从问世到推行,接受过全套治疗的患者其实并不多,效果也是大相径庭。

从智利到玻利维亚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智利,阿连德政府贸贸然将驱除外资、提高福利和加印货币同时启动,国家很快混到了主权违约的地步,几近不治。

▲“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

主治医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当时拉丁美洲著名独裁者皮诺切特刚刚通过一场军事政变上台。此君行事风格简单粗暴,反对者要么被抓进监狱面壁思过,要么被送上直达太平洋上空的直升飞机(单程),两年的“拨乱反正”下来,全国上下都噤若寒蝉、道路以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施任何改革,至少不会有什么人敢唱反调了。

▲这种情况是不会有的

而在短暂的“休克”之后,智利经济却很快步入正轨,从年开始的五年GDP增长率都在8%左右,到年时通胀率更是从年中期的年均%下降到10%以下,就业率与人均收入大幅上升,时至今日依旧是拉丁美洲硕果仅存的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新生儿死亡率等各项指标都在标准线左右。

话说当时还没有“休克疗法”的概念,在智利的首战告捷这套看似天方夜谭的的理论从此登堂入室,走进了一些求索而不得国家的视线,比如玻利维亚。

玻国的问题是当时拉丁美洲的流行病--因债务危机带来的“失去的十年”,他们在年的预算赤字达到了GDP的1/3,通货膨胀率高达%,一如今天的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

这次的主治医生换成了杰弗里·萨克斯,一位头衔比星星还多的牛人。

“休克疗法”的二度出征收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效,仅仅一周之后恶性通货膨胀便得到了强有力的遏制,物价从暴涨趋于稳定。~年通货膨胀率仅为10~15%,年为21.5%,年为16.6%,虽然依旧触目惊心,但对比之前已经是脱胎换骨了。国内生产总值在年又2.9%短暂下降也逐步回升,随后几年都保持了2.5%左右的增长势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撒克逊先生因为在孟晚舟事件中支持华为被美国网友逼得删除了社交账号

在玻利维亚的自我证明向世人昭示了“休克疗法”的行之有效,萨克斯本人也收割了一箩筐的个人荣誉,而更重要的则是给了俄罗斯一个照方抓药的理由!

一病不起的俄罗斯

这一节的故事完全是个悲剧,红色帝国的继承者,世界上唯二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地大物博到令人发指的军事大国俄罗斯在“休克”之后差点没能醒过来,时至今日GDP还在广东省和蕞尔小邦韩国之下。

苏联的往事就不提了,继承大半家底的俄罗斯承袭了老大哥的一身毛病,比如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业,外加1万亿卢布内债和亿美元的外债,属于国家级别的“资不抵债”。

富户穷病,这个家确实难当,一心想着重振大国雄风叶利钦总统经常整夜未眠,他从苏联时代走来,知道不能满足于零打碎敲和修修补补,必须进行深刻变革的道理,却未得其道。

鉴于苏美的宿怨,这次的主治医生换成了一个叫盖达尔的俄罗斯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但他也是杰弗里·萨克斯的门徒(接受过“点拨”)。

改革套路对比之前大同小异,无非是放开物价、压缩货币政策和大规模私有化举措,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物价的稳定仅仅持续了三个月,之后就扶摇直上,国营商店的平价商品都进了黑市,二者沆瀣一气,市场秩序乱成一锅粥;而到了6月份时,由于税收优惠被取消等原因,工业品批发价格上涨14倍,企业不得不压缩生产来维持生存,失业人数随之激增,而加大救济补贴和直接投资刺激手段又令财政赤字不降反升。企业流动资金的短缺和日益严重的三角债又令政府放松银根,年增发货币18万亿卢布,是年的20倍。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但凡印钞机烧坏,经济指定玩完(美国除外)。

私有化进程更是迷之操作,盖达尔根据俄罗斯国有财产总值1/3约为1.5万亿卢布的“国情”,向每个俄罗斯公民发放了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股。但随着一万卢布只够买一双皮鞋的行情到来,所谓股权就成了废纸一张,无数威名赫赫的国企都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形成了后来的经济寡头。

总之,照猫画虎成了邯郸学步的笑柄,为期十个月的改革令白头鹰都颤栗不已的北方强国成了病猫一只,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年直接腰斩,生活水平更是一落千丈,工业和科技创新每况愈下的俄罗斯不得已回到了靠卖资源过日子的第三世界活法,直到今天都没缓过来。

▲堂堂俄罗斯也有领救济的时候

客观来说,俄罗斯的措施虽然有很多不符合国情、不尊重经济规律的成分,但大体上还是按照“休克疗法”的病理学大纲抓药并坚持了几个疗程,水土不服的事实可能还说明了这么个道理:

国家层面的病,可能真没有广谱消炎药的存在。

从“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具现来看,我们可能需要全方位审视一下这个时灵时不灵的治疗方案,疗法必然针对病灶,“休克疗法”的对象是谁?药量如何控制?是否持证行医?为何此后再无国家敢采用?还有就是疗效截然不同的疑问。

这些都不是小问题。

“休克疗法”的适用范围

本质上讲,“休克”并不是重点,目的才是,大同小异的措施和总纲都是为了经济自由化和国有资产私有化,标准的西方价值体系表现。

▲科普:美联储不是政府机构,而是金融业的行业协会。

所以,这套方案欧美肯定是用不上了,他们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那么谁需要呢?自然是他们眼中不够“自由”国家。以智利为例,萨克斯很早就“热心”地制定了一本厚达五百页的经济改革方案,俗称“板砖计划”。阿连德政府自然觉得觉得擦屁股都嫌硬,但在西方看来这是“独裁者”们不喜欢被指手画脚的通病,虽然配合治疗的皮诺切特总统这方面属性更重。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必须双方互动的方案,那么当被“休克”的国家四仰八叉地躺在手术台上时,你说他是忐忑不安,还是甘之若饴呢?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茨威格《断头王后》

其实都不重要,因为医生用的是全麻,他们也早就想明白了。改革最核心的就是私有化,将国计民生甚至命脉级别的国有控股行业(比如智利铜矿)的所有权拱手相让,其中意味可想而知。

▲《苍穹之下》:内容虽然比较写实,却有避重就轻之嫌,后来证明了柴静背后有国外财团的支持,意在染指我国的能源市场(现在是不开放的)。

举个例子,“一带一路”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故而交好斯里兰卡和租赁瓜达尔港以便在非常之时全面绕开马六甲海峡。其实当时没有现在这么敏感和不可预料,但我们必须去做,这是大国的必修课。

但智利和玻利维亚毕竟只是小国,他们愿意安安心心被华尔街收编并充当美国的后花园,借此换来对方的“样板房”装修待遇,并非不可理喻。

但投诚也不是一劳永逸,在年10月,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地铁票价因为三毛钱的涨幅(比索到比索,折合人民币三毛)就引来了一次不亚于“黑命贵”的连串暴力事件,连总统道歉和出动军警都不好使。从中可以解读出他们贫富分化之严重和民众之敏感程度,才多大个屁事吧,倘若被制裁的话岂不是要翻天了?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唯美国马首是瞻吧!

说到底竟然是嗟来之食呢,难怪没几个国家愿意要。

俄罗斯的病急乱投医

在高傲的俄罗斯民族看来,这种掉份的事肯定是做不来的;同样,从苏联时代的亦步亦趋到“休克疗法”的全盘否定,怎么看都不太正常;再者,谁都不会认为年的中国强于俄罗斯吧,可现在呢?

自杀的原因还真是出乎意料。

话说俄国的经济问题是结构性的轻重工业失调同时也是生活资料配给制度的物质基础,他们不是真穷,而是不能拿军火和卡车当饭吃。

这明显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问题,改革却势在必行,抛弃苏联时代的人们怎能接受比过去还穷苦的生活呢?

但是,民众想要的是面包和住所,而上层需要的却是一场不计成败的改革,他们试图通过一步到位的方式将所有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哪怕失败也能够向民众解释: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国家积重难返,谁当政都没法改变。

于是乎,俄罗斯就这样选择了一次孤注一掷的改革。但初心有问题,行动又谈何顺利?苏联时代贪腐横行、特权主义和体制僵化等养成的问题和习惯并不是简单更换旗帜就能改观的,比如先前提到的每人一万卢布“股权卡”事件就是过去吃大锅饭思想的体现。

股权归股权,企业仍在权贵们的控制之下并很快陷入停产,生活困难的老百姓不得不贱价转让股份,国有企业又成为私人财产。例如苏联大型汽车制造厂早在年就被AvtoVAZ厂长给私有化了,后来连银行部门和金融部门都未能幸免,权贵们摇身一变成了资本家。

▲倒爷的代表:牟其中当年用车关头和4车皮衣换了一架飞机

不管接盘者考虑做大做强还是转手卖个好价钱,国有资产接近毫无代价地落到个人之手怎么看都不是好事。而作为中国人最直接的感官就是“倒爷”的大量出现,甚至本世纪初笔者在北京上大学时还能淘到俄罗斯的军用望远镜,想来他们能卖的都卖得差不多了吧。

这就不是改革,而是散伙分行李了。

最后,整体改革计划崩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政府没有能力为民众提供足够的民生必需品,导致物价飞涨进而超发货币。这跟蒋经国当年实施金融改革如出一辙,一手打老虎,一手发新币,但没有真金白银的支持还是不行。

这个并不难理解,自己生产不出来,外商也不敢跟一个“休克”状态的国家做生意,一个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的国家不足以磕下“休克疗法”这剂猛药。

说来他们也真是蠢得可以,那么大个国家连“试点”都不懂吗?好端端的全方位世界第二就这样成了我们口中的“前车之鉴”,不亦悲乎?

所谓“含笑”,原来是苦笑

承上,那智利和玻利维亚又是渡过难关的呢?别急,俄罗斯没有的,不代表别人也没有。

智利的皮切诺特政府曾得到美国的鼎力支持,大量外资一拥而上,其中不乏金融业,世界第一的铜矿资源也成为了华尔街的囊中之物;而玻利维亚没有进口大量日常用品来平抑物价的话,他们的结局不会强过今天的委内瑞拉。

说到底就看愿不愿意帮忙了,对于出卖灵魂的小国,美国人自然是不介意赏口饭吃的,更何况拉丁美洲作为美国后院,总归要有人撑撑门面,认错态度良好的后进生也不能抛弃不是?

搞了半天,用药的成分都是可以人为控制的,难怪时灵时不灵。

但对于俄罗斯,美国人既帮不上,也不想帮。

首先,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援助能力,除非他们开动印钞机。

等等,为什么会负债,为什么是美元?

▲苏联曾深陷帝国坟场--阿富汗

钱自然是苏联打多了仗欠下的,俄罗斯父债子偿而已,之所以是美元在于老毛子当年眼界不够(光记得抢机器抢地盘)被美元拿走了世界货币的地位。

欠下24亿债务仍然稳如泰山,真是令人不爽,换别人早就连底裤都当掉了。

然后,世界上唯一具备合法超发货币资格就是美国了,有强大政府的背书和约定的超然地位,地球上的人类对这浅绿色的纸张都趋之若鹜,走到哪里都是硬通货,反而国内没那么多流通,自然不会有大规模通货膨胀一说,还是经济制裁和金融收割的主要手段,想摆脱除非闭关锁国。目前谁都拿他们没办法,只能等“次贷危机”那样自己玩死自己。

玻利维亚的50亿倒还好说,慢慢还就是了,智利的铜矿也是稳赚不赔的,但年的个亿那就肯定不行了,筹款是筹不到的,印钱又要考虑国际影响,搞得太明显终究会引起反感的。

第二,从近二十年来看,西方需要的从来都是一个半死不活的俄罗斯,至今仍在隔三差五地用制裁和下绊阻止他们的复兴,会出手相救那才叫新鲜了,更何况俄罗斯选择的是自我了断呢?

顺便说一句,玻利维亚的经济伴随着跟美国关系的恶化又一起退回去了。

总之,美国主导下的“休克疗法”从来都是伴随着价值观输出的隐藏条款和消弭潜在威胁的用心,要么将患者永久性控制控制,要么让他半身不遂。

原来是一颗标准的“含笑半步癫”,还TM的是苦笑。

当然,没错,中国、朝鲜和古巴以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都在西方的候诊名单之上(被动的),他们甚至不介意再给俄罗斯来几个疗程,哪怕当事人都浑然不觉必要性在哪里。

可见,这是一种试图扭送精神病患送医的姿态和立场。

一晃近三十年过去了,“休克疗法”仿佛被世人遗忘了一般杳无音信,不论他曾经是何等的耀眼或者惹人厌恶。在某些特殊时间或许不失为一种壮士断腕的解决之道,但归根结底来说不过是一个“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无奈之举,并不值得信赖。

结语:路,永远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路,永远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与其相信“毕其功于一役”的神话,不如踏踏实实地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得出的不二法门。

三十年前父母告诉我,他们小时候没饭吃,我现在则告诉儿女爸爸小时候家里有电视机的都是财主,未来会怎样谁都不知道,却很可期。

“我永远忘不了18年前接到叶利钦电话的那一刻,忘不了和伙伴们为国家的改革操劳的那段岁月。”

另一边,当年成功整垮俄罗斯的盖达尔脱下制服后成立了“俄罗斯转型经济研究所”并延续着他的“专家梦”,在年建所15周年庆典之际,他对同僚和当年的小伙伴们说下了这么一句话。

我想,当话语连带那张憨厚的脸出现在了报纸上时,每个俄罗斯人都会从鼻孔里发出一声不屑一顾的“哼”,然后狠狠将报纸扔在地上再唾上一口:

祸害!怎么不去好好研究一下西伯利亚平原尽头的那位邻居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8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