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原董事长王洪章持续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
凤凰网财经讯9月21-22日,为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在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合作日益紧密大背景下,“凤凰湾区财经论坛”在香港、内地同步举行,论坛由凤凰卫视、凤凰网联合多方发起,并获得十余家学术机构的支持。围绕“变局与信心”主题设置多场论坛,深入探讨大变局下的全球经济挑战、中国金融开放下的大湾区使命、金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资本市场引领与驱动等重要议题。
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首任院长王洪章发表关于“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的主旨演讲,其中,他对粤港澳大湾区推进金融开放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王洪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其他世界级湾区不同的建设形式和运作规律,在服务大湾区发展与改革开放中,要增强金融对湾区发展与创新中的渗透深度和应用广度,打造与国际接轨、稳定可预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和监管框架,健全前瞻性、穿透式、无缝隙、多维度的大湾区金融风险监测和防控体制和协调机制。深化与香港、澳门监管合作,探索能高度适应大湾区发展特征的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
第二,以支持实体经济为根本,引领高水平科技创新。湾区经济和科技发展为金融提供了无限的改革和创新机会。把握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的历史机遇,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把更多金融资源和创新产品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发展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发挥香港金融服务功能,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三是持续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年5月,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次SDR(特别提款权)中,将人民币份额由10.92%上调至12.28%。表明过去5年来,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增强。未来需要继续提升人民币在大宗商品交易、各类金融市场以及投资等方面的空间和能力,提升市场融资计价结算中的占比,丰富人民币国际化的应用场景,提供种类齐全的人民币汇率避险产品,提升人民币跨境流通和兑换便利度,形成本外币、离在岸市场的良性互动、共同服务双循环的金融开放体系。
四是持续完善产品体系,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持续完善可对外开放的产品体系,丰富境外投资者的可投产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外资投资便利度,吸引更多海外增量资金。同时,未来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也带来投资风险的增加。为了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一方面,要健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意识。
五是建立金融安全审查机制。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国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金的优势必然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升高。要加大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的监测力度,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的长效机制,对各类风险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加强粤港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监管合作和信息交流机制建设,维护大湾区金融稳定,为此有必要建立金融安全审查机制。
本次论坛由东方豪华旗舰MPV红旗HQ9首席战略合作支持,并获得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德鲁克管理学院、法国里昂商学院等学术机构支持,以及本论坛指定用酒赤水河左岸庄园酱酒青花郎的特约支持。同时邀请到中国基金报、星岛新闻集团、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明报、香港商报、亚洲周刊、紫荆杂志社等媒体机构合作。
以下为王洪章在凤凰湾区财经论坛发言实录:
各位来宾,大家好!
感谢会议举办方邀请,参加湾区国际财经论坛。其中“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是一项重要内容,下面结合中央关于湾区规划,讲几点看法。
湾区的功能定位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的独到特点
粤港澳湾区汇集了国内一些重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年,粤港澳大湾区中珠三角9个城市研发支出超过亿元,研发强度达到3.7%。湾区的GDP总值占中国GDP总量12%以上,产业、资本、人才的集聚强度也远超全国其他区域。湾区每个城市的特点和优势,在全球都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综合起来看,湾区与世界其他湾区相比,优势是明显的。
具体表现在:第一,它有综合性优势;第二,它在战略新兴产业,全球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方面,会很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中国的长沙、武汉、南昌等南方城市在科技、制造业发展方面具有优势,湾区的产业创新会成为带动中国南部经济增长的强劲增长;第三,湾区各城市的特点和制度差异,恰恰存在互相学习、互相弥补制度、体制建设的空间,有助于构建国际对话交流机制和合作平台,构建与世界贸易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条件。中国独特的制度优势与国际通行的准则相结合,将会使国际贸易规则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率,这也会体现在制度创新上。
做好金融服务是湾区实现规划的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区域,中国任何一个区域发展都没有粤港澳这样的优势和条件。中国关于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规划,正在改变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甚至方向。金融作为服务业,责无旁贷,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个努力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湾区金融开放支持政策的落实。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3周年,《纲要》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中,提出了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三项要求和若干具体目标。年4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五个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这是在当时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经济全球化风雨飘摇之际,我们向世界亮出的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又一个鲜明姿态。两年来,在推进大湾区金融渠道多元化,促进金融市场通过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今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公布了两项新的金融开放政策:一是开展香港与内地的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二是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常备互换协议,将货币互换安排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可以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业务、跨境创新有着强而有力的政策支持。
第二,推进金融开放具有坚实基础。
金融开放扩展了金融资源的配置边界,在全球配置资源的同时,也在全球分散风险,这对我们日益庞大的经济体量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同时,金融开放意味着风险配置机制、国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对金融机构而言,外资的介入不可避免的将加剧竞争,但也会改善金融生态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经营水平。
目前,大湾区金融系统作为一个与全球经济市场接轨的生态系统,在一轮轮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把握传统要素驱动向数字驱动的经济转型机遇,坚持平衡和处理好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国际化、高水平的金融开放生态圈,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我们金融发展实践的道路自信。
从金融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港澳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粤港澳经济深度融合,为推进内地与境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加上香港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离岸人民币国际清算、结算、交易中心,创业板改革与注册制试验田,数字货币落地试点重要基地,广州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等等,大湾区推进金融开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来看,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先后建立了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RQFII、QDII/RQDII)、沪深港通、基金互认、债券通、直接入市(境外投资者直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等跨境金融交易渠道,在此过程中香港成为了内地联通全球金融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从跨境人民币业务联动创新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来看,年,大湾区作为首批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十多年来,粤港澳跨境人民币业务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产品日益丰富、渠道逐步拓宽。人民币在粤港澳地区跨境流通使用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年大湾区内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达3.8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大湾区内第一大跨境结算币种。这催生了大湾区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流动性管理、保值避险等多元化的需求,活跃了跨境投融资活动。
大湾区在推进金融开放将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是外部环境的冲击。在俄乌冲突、大宗商品涨价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复杂形势下,美联储快速加息,全球流动性处于收缩状态。斯里兰卡、萨尔瓦多、埃塞俄比亚、加纳都出现了债务危机,虽然这些国家都有自己内部的结构问题,但是美元冲击和利率上升是直接的引爆因素。下半年随着美元利率进一步上升,巴基斯坦、埃及、阿根廷也将面临债务危机,金融市场可能出现动荡。由于我们资本账户没有完全开放,短期套利资金流出的冲击处于可控状态,但是外部金融市场震荡所产生的溢出性影响也不能忽视,可能对我国的金融安全外部环境造成冲击。
二是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的新型风险。大湾区金融创新活跃,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等新科技,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发展,借助庞大、复杂且相互关联的信息系统,金融科技使传统的金融风险更具有隐蔽性、传染性和破坏性,其间存在的金融机构跨境监管套利、跨境金融风险交叉传染、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等金融风险不容小觑,数据安全、信息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也需要得到重视。
三是湾区功能定位尚有许多制度、市场等方面的亟待完善。未来湾区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城市群与城市圈是不同的概念。城市群是若干大城市的优势显示和相互影响,所爆发的活力和能量及功能互补是任何一个区域不能比拟的。金融在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服务方面,还缺乏经验和方法,包括服务功能。湾区另一个功能定位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它是在两个制度环境,两种市场相互碰撞中实现原始创新,需要协同,需要瞄准国际市场。金融服务也需要以创新理念,创新的思维在跨区域、跨制度、跨体制中寻找适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立、制度和方法。
四、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推进金融开放的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立足我国实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其他世界级湾区不同的建设形式和运作规律,金融在服务湾区发展中,在改革开放中,要增强金融对湾区发展与创新中的渗透深度和应用广度,打造与国际接轨、稳定可预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和监管框架,健全前瞻性、穿透式、无缝隙、多维度的大湾区金融风险监测和防控体制和协调机制。深化与香港、澳门监管合作,探索能高度适应大湾区发展特征的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年世界金融危机中,内地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与港澳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经验可深入研究和借鉴。
二是以支持实体经济为根本,引领高水平科技创新。湾区经济和科技发展为金融提供了无限的改革和创新机会。把握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的历史机遇,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把更多金融资源和创新产品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发展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发挥香港金融服务功能,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三是持续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年5月,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次SDR(特别提款权)中,将人民币份额由10.92%上调至12.28%。表明过去5年来,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增强。未来需要继续提升人民币在大宗商品交易、各类金融市场以及投资等方面的空间和能力,提升市场融资计价结算中的占比,丰富人民币国际化的应用场景,提供种类齐全的人民币汇率避险产品,提升人民币跨境流通和兑换便利度,形成本外币、离在岸市场的良性互动、共同服务双循环的金融开放体系。
四是持续完善产品体系,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持续完善可对外开放的产品体系,丰富境外投资者的可投产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外资投资便利度,吸引更多海外增量资金。同时,未来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也带来投资风险的增加。为了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一方面,要健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意识。
五是建立金融安全审查机制。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国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金的优势必然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升高。要加大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的监测力度,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的长效机制,对各类风险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加强粤港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监管合作和信息交流机制建设,维护大湾区金融稳定,为此有必要建立金融安全审查机制。
我的发言讲完了,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