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斯里兰卡与印度的历史渊源

引言:

斯里兰卡古代历史的述说离不开次大陆的大背景。无论是从民族构成还是宗教信仰来看,都是与印度息息相关的。

这里所谓的印度,是一个地理概念,因为古代的南亚次大陆是“随称国,殊方异俗”的地区,至玄奘才“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没有印度这样一个民族和宗教文化的策源地,斯里兰卡的历史发展将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讨论古代斯里兰卡与印度的关系,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公元前6世纪从北印度来到斯里兰卡的王子及其随从,本身就在一些学术讨论中被称为“殖民”。在讨论斯里兰卡殖民进程的时候需要略及于此。当然,按照今天的研究标准,这种规模不大的人群迁移更应该被视为移民。他们来到斯里兰卡之后就将这个岛国当成家园而安居乐业,而没有进行经济掠夺和利益输送。另一方面,古代斯里兰卡与印度的关系,构成了古代甚至近现代乃至当代斯里兰卡历史发展的一个主要线索和关键因素,与西方殖民时期的历史发展的各个层面都有着紧密的关联。

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四个民族包括僧伽罗人、泰米尔人、穆斯林和伯格人。在这四个民族中,伯格人是西方殖民时期出现的;而前三个民族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印度有着渊源关系。僧伽罗是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70%有余。中文中用“僧伽罗”这三个字来音译,始于唐朝玄奘。大概因为其发音与梵语中的僧团非常接近,所以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把这个民族称为“僧伽罗”,并沿用至今。实际上虽然斯里兰卡是如此负有盛名的佛教国家但是僧伽罗这个名字本身只和狮子有关而和佛教没有任何直接关联。

僧伽罗民族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今天流传的僧伽罗创世传说源于北印度。传说古印度部有个公主,一出生便被相者预言将嫁给一头狮子。国王因此对公主严加守护,不使其离开宫殿半步。有一天公主从王宫出走,遇到了一头狮子。狮子爱上了公主并将她带回洞穴。随后他们生下了-男一女。男孩子叫作辛诃巴乎,意为威力和尊严。辛诃巴乎趁狮子外出打猎推开掩蔽洞穴的石门,将母亲和妹妹带回故国。狮子回来,发现妻儿一起消失了,就开始逐一搜索村庄城镇,而且扰民伤人。辛诃巴乎射死了狮子,并建立王国,娶妹妹为妻,生下了叛逆的王子维杰耶·辛诃。维杰耶带着余随从来到斯里兰卡,和鬼族公主结为夫妻,传宗接代。这样繁衍而来的民族便是僧伽罗族,意为“狮子的后裔”。根据《大史》,辛诃巴乎和自己同胞妹妹结合之后,生下了16对双胞胎共32个子女。其中最长者就是渡海到斯里兰卡定居并繁衍出僧伽罗民族的维杰耶王子。在辛诃巴乎故事中,他母亲来自文伽王国。而辛诃巴乎自己建立的新王国在今天的古吉拉特。两个地方均在古印度北部地区。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对僧伽罗民族起源的研究和考证,即他们来自北印度。

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创世故事中都经常带有奇幻的神话色彩。这样的传说虽然不足以成为学术研究的凭据,但是它出现在编年史《大史》之中。对于僧伽罗民族是由古印度王室成员及随从和本地族群混血形成的这样一个论断已经被公认。这一点,从僧伽罗语和北印度俗语的渊源关系中也可以得到佐证。当然民族的形成不能简单地用两个人群混居繁衍来解释。实际上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来自印度从王室到民间的各种移民,在斯里兰卡的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可谓络绎不绝。从维杰耶时期的王室及随从,包括各类工匠艺人,到佛教传入时期的僧团使节,再到贯穿整个斯里兰卡古代历史的与印度之间频密的文化交流活动,都意味着僧伽罗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印度。今天的僧伽罗人普遍认为自己是雅利安人的一支,是与南印度达罗毗荼文化有着不同源流属性的民族。

按照佛教僧侣所编写的《大史》,斯里兰卡是僧伽罗人的生身故乡和精神家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僧伽罗人的语言文化在岛国上占主导位置。这种情形使得斯里兰卡第二大民族,即泰米尔人的位置显得有些尴尬。泰米尔人占斯里兰卡总人口的18%,共多万,是最大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达罗毗荼人本来是南亚次大陆的原住民。雅利安人从中亚南侵,达罗毗荼人从印度河流域不断向东再向南迁移,最终大部分都定居在南印度。从年代看,至少在南亚次大陆上达罗毗荼人是比雅利安人更早的主人。至于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是否有属于达罗毗荼人的泰米尔人已经跨过保克海峡来到斯里兰卡定居,由于没有明确的文字证据而很难确定,只能从南印度泰米尔人聚居区与斯里兰卡仅仅隔保克海峡来推断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可能性。不过,还有一点几乎可以确定,即使泰米尔人迁居斯里兰卡的时间和僧伽罗人一样久远或者更早,但是从规模上以及本地化的程度上,都不如北印度迁移来的雅利安人。这也许是因为泰米尔人离南印度距离太近,即使迁居斯里兰卡也不能摆脱原有的文化印记并形成新的文化或者民族。

在历史上,定居于斯里兰卡北部的泰米尔人几乎没有终止过与僧伽罗人的隔阂与冲突。僧伽罗王朝从阿努拉特布拉向东再向南迁移,主要的原因就是泰米尔人的入侵。这种南侵规模在公元11世纪前后达到顶峰。整个斯里兰卡都被并入了当时南印度注辇王朝的版图中。这一时期,也有更多数量的泰米尔人迁移并定居在斯里兰卡。这些在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因为各种原因从南印度来到斯里兰卡并长期定居下来的泰米尔人占斯里兰卡人口总数的12%左右。另外,还有一部分泰米尔人是西方殖民时期作为奴隶或者种植园工人从南印度迁入的。不管什么渠道或者什么时间来到斯里兰卡,这些泰米尔人的祖先都在南印度。他们在文化、语言和生活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都与僧伽罗人差异很大,而与南印度马德拉斯省的泰米尔人相同。

作为印度最古老的族群之一,泰米尔人对于印度教的虔诚也是深入精神骨髓的。不管泰米尔人迁居何处,从宗教信仰而言,他们很难被本地人群同化。这也是斯里兰卡泰米尔人在岛国世代定居但仍然保持文化独立性的原因之一。在泰米尔人聚居的斯里兰卡北部和东部一些地区,最为显著的建筑就是印度教神庙。印度教徒在神庙中晨昏祭拜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祈求众多神灵的护佑。围绕印度教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与佛教截然不同。在上座部佛教徒心目中,佛陀是一个智者佛教的僧侣更像是可以传道解惑的师长。因为只有僧侣们才谙熟用巴利文撰写的佛教经典,普通信徒需要通过僧侣的“讲经”才能理解原始经典之中巴利经文的准确含义。

除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之外,斯里兰卡的第三大族群是穆斯林。穆斯林的来源较复杂,包括阿拉伯、印度以及东南亚等。最早来到斯里兰卡的穆斯林(摩尔人)祖先是8世纪到15世纪左右迁居南印度和斯里兰卡的阿拉伯商人。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控制印度洋贸易航线的是穆斯林。他们活跃在整个阿拉伯以及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由于斯里兰卡与南印度和孟加拉之间的贸易活动频繁,很多印度穆斯林就选择留在斯里兰卡成为本地化的居民。这就是法显所谓“诸国商贾来共市易......闻其土乐,因此竞至,或有停住者,遂成大国”。总之斯里兰卡的穆斯林中,也有相当部分来自印度或者经印度迁移而来。现在,因为族群人口总数有限,穆斯林的文化和信仰并不在斯里兰卡占主流。

在宗教方面,公元前6世纪,王室出身的乔达摩·悉达多悟道成佛之后在北印度弘法。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佛于公元前年涅槃。这之后一年,同样为北印度王室出身的维杰耶带领一众随从南下登陆斯里兰卡。维杰耶的父亲辛诃巴乎国王无论从种姓、年龄或身份来看,都与佛陀极为近似。考虑到乔达摩在成佛后曾经游历北印度、弘法的一个重要对象就是王室成员,辛诃巴乎及其王国几乎肯定是要接触甚或接受佛教。斯里兰卡最重要的编年史《大史》开篇就提到佛陀本人曾经三次登岛,并且在圣足山顶留下足迹。所以,尽管《大史》中记载直到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时期佛教才正式传入斯里兰卡,但是岛国与佛教的渊源应该更早。维杰耶本人来到斯里兰卡的原因,据称是因为他“叛逆和暴力”,于是他和随从都被剪掉一半头发放逐出海。实际上佛陀时期的出家人并不像后来要将头发剃光,只是象征性剪掉,所以这个时期佛像的头上都是留发的。佛教盛行时期的北印度流行王室成员出家为僧,到斯里兰卡传教的高僧摩哂陀就是阿育王的儿子。仅据此判断维杰耶本人已经出家可能仍显得轻率,但是毫无疑问,在佛教正式传入斯里兰卡前的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斯里兰卡已经与佛教有着比较深的渊源关系。

阿育王时期,佛教进行了第三次集结,并派出九个使团到各地传播佛法。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带领第九个使团来到了斯里兰卡。使团成员包括摩哂陀、他的妹妹僧伽密多的儿子等七人。公元前3世纪的斯里兰卡国王是天爱帝须。天爱帝须与摩晒陀一见如故交谈甚欢,于是决定在斯里兰卡大力弘扬佛教,据称几天之内就有数千人皈依佛教。之后,斯里兰卡修建了著名的大寺,创立比丘尼戒,从菩提迦叶移栽来圣菩提树的分枝,佛教开始在全国流行。摩哂陀和妹妹僧伽密达留在了斯里兰卡,终生致力于推广佛教直到圆寂。

今天,这种公元前3世纪起盛行的佛教传统依然是这个岛国的文化主旋律。当年的菩提树幼苗早已经开枝散叶,其分枝被移栽到全国各地,遍及每一个寺庙和重要路口。古都阿努拉特布拉和波隆纳鲁瓦遍布佛像和寺庙遗迹。在僧伽罗人占多数的中部及南部地区,寺庙在城市乡村分布极广、数量众多,成为虔诚佛教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僧侣们在婚丧嫁娶或竞选集会等各种社会活动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从任何一种意义上说,斯里兰卡都是世界上最纯粹、最典型的南传佛教国家之绝大多数的僧伽罗人都是佛教徒。有极少数即使因为某种原因改信其他宗教,但是他们骨子里仍然对佛教持尊崇态度,千年世代延续的传统决定了这一点。与这种情形相类似,斯里兰卡第二大族群泰米尔人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印度教徒。

结语:

印度教对于泰米尔人而言,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信仰,而是内化成了生活习惯和文化基因。一些讨论印度教的著作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印度教其实很难说是一种宗教,更像是结合风俗、信仰、神话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文化传统。这种据说从公元前0年就开始在南亚次大陆酝酿成长的文化体系在信众之中根深蒂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9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