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之佛教在印度的兴盛和衰亡
上章讲了佛教外传到中国,印度本土的佛教各个部派,在公元前后开始由印度向北方和东方经过陆地和南洋传入中国,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是同期传入中国。小乘佛经对魏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不久小乘佛教在中国衰落,而大乘佛教在中国却获得了辉煌的发展。
佛教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是大乘佛教时期,大约是公元1世纪到7世纪,相当于中国的东汉到唐初。在中国,大小乘佛教是同时传入中国的。
了解一个词,大乘,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是小乘(梵hinayana)的相反词。乘(梵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
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而小乘是三乘佛法中之“声闻乘”和“缘觉乘”的统称。通俗地讲,小乘法是指自我完善与解脱,到达灭静,而大乘法是指普渡众生,如何度众生从此岸到彼岸。
一般而言,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如果从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但是从思想史之发展来说,小乘是大乘思想之基础。小乘佛教并非指古印度所有的部派佛教,它有很多大乘思想和教法。上座部中也有很多大乘教法的部派,称为大乘上座部。大众部中更传承了很多大乘教法,公元前一世纪大乘佛教超过小乘成为佛教主流,因此不能说之前的都是小乘。
二者的具体区别如下,第一是对佛陀是人是神的认识观不一样,第二是对个人解脱还是普渡众生的追求理想不一样,第三是对隐遁禁欲还是面对现实融入社会的修持方法不一样,第四是对固守教义还是自由发挥的理论学说不一样。
大乘三藏经典可谓博大精深,传统上分成五类,分别为华严门、方等门、般若门、法华门、涅槃门,称五大部。《般若经》与《华严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无量寿经》等都是重要经典之一。隋唐时代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中国保留的佛教三藏经典也是最完善的。
佛灭后年,在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期,胁尊者比丘召集比丘在迦湿弥罗举行结集,论释三藏。这是佛教的第四次结集,将三藏各制十万颂,刻于赤铜鍱上,石函封存,藏之高塔,至此终于有了完整的文字版了。
佛教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密教时期,大约在公元7世纪到13世纪初,相当于中国的唐末至南宋。
公元七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吸收婆罗门教咒语、宗教义规和瑜伽术身体训练方法,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套富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方式,就是“无上瑜伽密教”,称为秘密大乘佛教,或称“金刚乘”或者“密乘”。相对于密乘,人们把大乘佛教的理论部分称之为“显乘”。密教并不排斥大乘佛教,他把大乘佛教看作初步阶段,认为自身是高级阶段。密教承认大乘中也有高低阶段之分,中观学派高于瑜伽行学派。
密教的特征是,主张身,话,意一三密相应行,以求得出世的果报。也就是手结契印(手势,“身密”),口诵真言咒语(“语密”),心作观想佛尊(“意密”),三者相应,即身成佛。
密教奉行咒术,教理通俗,礼仪简单易行。后来更主张立地成佛,所谓成佛也就是常人多“快乐”的境地。提倡低级趣味,以适应社会上一部分落后愚昧群众的需要。
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以那烂陀寺和超岩寺的毁灭为标志,此时的印度佛教已经被外道法的印度教取代,意味着佛教在印度已经灭亡。然而我们看此时的中国,佛教得到发展壮大,遍地开花,逐步完备和系统化,成了传统各教的代表。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佛教发展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也便有了佛教的第五次结集和第六次结集。
年,缅甸国王敏东召集高僧,于首都曼德勒举行第五次三藏结集,国王为护法人。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考订校对圣典原文的异同,经五个月完成,而且将结集三藏文字分别镌刻于块方形大理石上,竖立于曼德勒山下之拘他陀塔寺内。
年5月17日,缅甸政府为纪念释迦牟尼涅槃二千五百年,缅甸佛教在国家的赞助下,举行了第六次结集。本次结集邀请了缅甸本国以及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老挝、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等国的高僧二千五百人参加结集大典。历时两年,根据各国的各种版本以及敏东王第五次结集的校勘记,对巴利文三藏重新进行严格的校勘与整理,修成至今最完善的巴利文三藏。
至此佛教发展的四个阶段全部讲述完毕,我们了解了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了解了佛教外传进入其他国家的发展概况,接下就佛教进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作讲述,请看下篇《佛教文化之佛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