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真的是人们口中的不详鸟吗它们的生活习

导语: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人特别讨厌乌鸦。也许是因为乌鸦的叫声刺耳而嘈杂,也许是因为乌鸦长得丑陋,更有“天下乌鸦一般黑”来讽刺乌鸦的外表,也许是因为乌鸦大有盗风之势,占据了人家鸟巢。但它们真的是这样的生物吗?或者说我们并不了解它。

01乌鸦的介绍

1、关于乌鸦

有一句俗语说:乌鸦是不祥的信使,如果遇到它,或听到它的叫声,就会倒霉。谣传愈来愈玄,仿佛乌鸦真的是巫婆,能带来毁灭。

事实上,乌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而是聪明友好、团结忠诚、智商排在小鸟们的前面,如果他们朝你大喊,也许是在提醒你危险!

2、乌鸦究竟是什么鸟

大多数乌鸦都是黑色的,不太讨人喜欢,而作者在描写社会黑暗的时候,也常用“天下乌鸦一般都黑”这句话。但是在动物学方面,并非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坦桑尼亚在非洲有三种乌鸦,它们全身并不乌黑,其中一种披风的白嘴鸦长着白色的嘴。

3、在中国的乌鸦

在中国,乌鸦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在世界许多地方,如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等地,乌鸦则被视为“神鸟”,并得到精心保护。在尼泊尔,每年秋天的第一个月的第十天就是“乌鸦节”,全国都在庆祝这个节日。清晨,家家户户在房顶的高处摆上炒米等美味佳肴,等待人们品尝。越是来了的乌鸦,越是让主人高兴,这被视为是好运气的征兆。

4、乌鸦的别称

俗话说得好,羊有跪乳,鸦有反哺。乌鸦对父母的孝敬是有目共睹的,独立生活后还会经常照顾父母,被称为动物界的“孝鸟”。年迈的乌鸦飞不动,不能觅食的时候,年幼的乌鸦就会主动承担起抚养的责任。为了养育后代,不辞辛劳地抓虫喂“父母”,直到他们长大成人。

野地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感人画面:小乌鸦找到食物后,不仅自己吃饱了,还大声叫喊,先让父母吃饱,然后让雏鸟慢慢啄食,自己飞到高处去站岗、放哨。常有人说“只羡鸳鸯不羡仙”,其实乌鸦才是真爱之鸟。雌雄一对,相伴一生,长命百岁的乌鸦,能活到庆祝自己的珠联璧合(30岁)。

一只乌鸦在幼年时便认出了厮守一生的伴侣,并结为夫妻。雄性乌鸦求偶的方法很特别,当它找到意中人的时候,它就会轻柔地哌哌叫;而雌性乌鸦则会张开嘴等待雄性乌鸦喂食,原来抓住“女人”的心也要先抓住她的胃呀!

雄鸟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地帮雌鸟搭窝筑巢。孕期,雄乌鸦细心照料,温柔喂养。雄性乌鸦只有在交尾时才表现出霸道总裁的气质,两只爪子并拢,跳上雌乌鸦的背,啄它的头。此外,乌鸦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家里,不沾花惹草。

02乌鸦的智慧

路易.拉菲波尔博士研究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记录的全球鸟类爱好者关于野生鸟类进食行为的份报告,并以具有创造性地取食行为为基础,对它们的智商进行了评估,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份鸟类智慧名单。

这只真正的乌鸦赢得了桂冠,前5名还有猎鹰,老鹰,啄木鸟和苍鹭。而且大众眼里会学说话、非常聪明的鹦鹉的名字也不靠前。那乌鸦究竟有什么大智慧呢?

首先,乌鸦的记忆超群,有意义的事一辈子都忘不了。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有头脑的、群居的和长寿的鸟类有很强的认知能力,乌鸦很明显是最强的,它们的记忆力很强,能够记住一生中发生的重要事情。

03人们对乌鸦的研究

科学家们曾经在西雅图带着凶猛的面具来引诱乌鸦。五年之后,他们发现这一地区的乌鸦仍然对戴面具的人怀有敌意,包括那些曾经被研究人员捕获的乌鸦,还有一些也许是被同伴们所欺骗。

此外,鸟类学专家还观察到乌鸦有一定的记忆力。这时,一只乌鸦看见4个猎人拿着枪,就立即躲到树上。猎手们在乌鸦面前躲进了草棚。不一会儿,一个人走了,另两个人又走了,可它还是“不动”。它一直飞下去,直到最后一个猎人离开。所以乌鸦能够记住的记忆量至少4个。

二是乌鸦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研究人员将西方丛鸦(一种乌鸦)放入一个大笼子里,笼子里有两个分开的房间,它们可以在这两个房间之间移动。接着,他们就供应狗干粮、松子和花生,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用来储存狗干粮和花生的,而这些东西并没有松子。

试验开始时,科学家们按时喂西红柿鸦片,早餐固定放在一间屋子里,后来改为晚上不定时喂。所以,当他们在某一天吃完晚饭之后,他们就会储存一些早餐不能吃的食物。也就是说,他们不会享受短暂的口福来吃掉所有的食物,他们会为第二天做准备。

其三,乌鸦天生有创造力,它不仅会将工具发挥到极致,而且会制造工具。有些动物学家认为,乌鸦是智商最高的动物,除了人类,它们还能使用和制造工具。

而是我们应该听过“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因为瓶口太小,乌鸦把水垫在上面,然后如愿以偿地喝足了水。事实上,乌鸦比故事里的要聪明得多。

一只乌鸦把坚果从空气中扔到街上行驶的汽车前面,在它被车压碎后,日本科学家拍下了这一幕,然后去吃里面的坚果。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这一举动是非常危险的,一有动静,就会被飞驰的汽车压死。所以,它改变了方法,把嘴衔坚果飞上了十字路口,然后扔下坚果,等红灯的时候再吃个漂亮的。

它不但会使用工具,而且在制造工具方面更是一窍不通。试验结果表明,一只英国的乌鸦会想办法从实验室里衔来一根铁丝,先用脚把它的一端弯成钩状,然后口衔“钩子”,再慢慢将管子里的食物钩出来。

虽然我们看到的乌鸦不是一只孔雀,也不是一只喜鹊,但我们能与黑人友好相处,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接受他们的歌声,为什么不能重新审视一下乌鸦呢?

结语:偏见源于无知。人已成为万物之灵,但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贬低其他生物以衬托自己,而是放下偏见,相互学习,相互成长,每个生物都不应被定义。乌鸦也并不是人们说的那样,它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8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